说起蝉,人们既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人们对于蝉的感知,始于叫声。没有那个人敢说没听过蝉叫。
蝉的本义是“善鸣之虫”,从白花齐放的春天,到绿叶凋零的秋天,蝉一直不知疲倦地用轻快而舒畅的调子,不用任何中、西乐器伴奏,为人们高唱一曲又一曲轻快的蝉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难怪乎人们称它为“昆虫音乐家” 、“大自然的歌手”。
当然,提到蝉声又不得不提到诗人墨客。他们往往借咏蝉声来抒发高洁的情怀或者离愁别绪。如唐代虞世南的“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卢仝《新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五代的刘昭禹“莫侵残日噪,正在异乡听。”……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多首诗提到蝉,如《七月》:“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荡》:“如蜩如螗 如沸如羹”;《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因为鸣蝉现象很有规律,古人还将其定为夏至节气“三候”之第二候,即“蝉始鸣”。
要形容蝉的叫声如何,须得结合蝉的种类。
蝉的种类在我国有两万多种,外形基本相似,从大小及体色略有区别,大体上常见的有三种:
一种身体黑色乌亮,个子很大,数量也最多,它不仅可以使用还可以药用,发出:咋----咋----的叫声,它的俗名叫{黑蚱蝉};
一种是绿色,中等个子,发出:叶斯它----叶斯它----的叫声,这叫做寒蝉;还有一种灰色的小个子,发出:“吱----吱----”的叫声,称作蟪蛄。
如果文艺点来形容的话,夏蝉的声音断断续续,发出“知--知--知”的声响,像交响乐;而春蝉一般声音轻快,发出的是“想呀--想呀--想呀”的悦鸣,像山泉綜综;而最悲切的是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万物皆有灵。所以,蝉的一生其实和人一样充满了喜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