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通“袭”,指一套衣服,包括上衣和下袴。袴褶是一种胡服,是少数民族男子的常服,其便于骑马奔驰和劳作。
敦煌古代是少数民族的放牧场所,后来虽转向农耕,但境内仍然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众群,所以袴褶就成为当地的普遍着装。上褶为圆领、对襟或左衽,窄袖紧身,衣长不过膝,多以缣帛或织锦做成,也有用皮革者。领口、双襟、袖口及下摆均以异色锦或较厚实的质料缘边,既美观又耐磨。下摆或作曲裾,或作平裾。上褶无扣襻,腰中系带。下裳为袴,有小口、大口之别,有的在膝部以带子系缚,名为“缚袴”。下袴一般用白叠为料,是由一种木棉细丝织成,亦名榻布。所以下袴多为白色,在白袴外还可以套上胫衣,胫衣是指下腿的袴套,其好处是乘骑作战或外出,可保护腿部肌肉皮肤少受摩擦,而且行动起来更为灵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