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小学德育的九大原则和方法

小学德育的九大原则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3-09-03 04:10:26

小学德育的九大原则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原则★★★★★

  (一)言行一致原则

  言行一致原则也叫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理论和思想的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培养。

  (二)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原则符合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要求教师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为主,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既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又要尊重、关怀、热爱和信任学生。

  (四)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原则

  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教师要通过建立团结、优秀的班集体,利用集体的力量对每个学生产生激励和制约的作用。

  二、小学德育的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方法,它重在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说服教育的具体方式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访问等。运用说服教育法,内容要有针对性,材料要有真实性,说服过程要有感染力。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借助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或英勇事例来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方法。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关键是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并鼓励学生把对英雄人物的学习落实到行动上。榜样示范法是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三)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情感陶冶法的重点在于让受教育者生活在积极的情感气氛中,因而要求教育者善于创设自然情境,而且不断深化对学生的情感陶冶。

  (四)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教育者指导、启发小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品德规范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方法。自我教育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内部动力,是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运用自我教育法时,教师一定要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制定自我教育计划,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五)道德体验法

  道德体验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小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

  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学生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主体,在提高他们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应及时地引导学生在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付诸行动,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