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故事

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3-06-24 05:54:06

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故事

王安石与苏轼的交锋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宋神宗召王安石入京,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即将拉开帷幕。

正好这时,名士刘原父病逝。

刘原父是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好友,名重一时,而且他也和王安石极为不对付,关系很僵。

刘原父死后,苏轼写了一篇《祭刘原父》,苏轼竟然借着这篇文章痛骂王安石“大言滔天,诡论灭世”。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苏家父子都觉得王安石是个奸臣。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第二年,王安石官拜宰相),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王安石变法后,苏辙是铁杆的反对派。

苏轼比较复杂。

苏轼画像

变法初期,苏轼还是比较认可新法的。

“凡荆公所变更者,初时,东坡亦欲为之”。

可当新法引发一些问题后,苏轼曾多次上书指出问题。

那时候,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舆论压力非常大,听不进不同意见,两人直接把苏轼划入了守旧派。

据史书记载,王安石主持变法期间,苏轼先后四次公开反对新法。

第一次:

熙宁二年五月,王安石变革科举制度,只经义、论策取士,诗词歌赋通通砍掉。

苏轼不同意,大嘴巴喷个不停。

此时苏轼只是殿中丞直史馆,官位比王安石差太多。

王安石将苏轼弄去开封府当推官,让他多干点实事,没事少喷。

(注:开封府推官是个很重要的职务,宋朝很多宰相都干过这个职务,王安石还是很器重苏轼的)

第二次:

这年十二月,苏轼给宋神宗上书一封,正式对新法开炮。

王安石恶心坏了,“见而深恶之”。

但他空没搭理苏轼,你不就一张嘴嘛,你喷你的,我干我的。

第三次:

熙宁三年 (1070年) 三月,大宋举行科举考试,新党吕惠卿担任主考官,苏轼担任考官,有个叫叶祖洽的考生在答卷中迎合新法。

王安石和吕惠卿想让他成为状元。

苏轼坚决不同意,骂道:

“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 而魁多士,何以正风化!”

宋神宗问王安石该怎么办?

王安石这次没有客气,骂了苏轼一顿:

“轼才亦高,但所学不正,又以不得逞之故,其言遂跌荡至此。”

您别管他,苏轼就是发牢骚而已。

果然,叶祖洽被点为状元。

王安石想做什么,苏轼根本拦不住。

第四次:

熙宁四年(1071年)三月,苏轼又憋不住了,再给宋神宗上书一封,对新法大喷特喷,大骂王安石是奸臣贼子。

王安石一开始也没当回事,可苏轼又玩了把骚操作。

苏轼在主持一次考试的时候出了道题,就是皇帝和宰相要不要独断专行?

苏轼历史好啊,举了历史上几个独断专行的例子。

晋武帝灭吴统一天下,苻坚伐晋身死国灭亡;齐桓公重用管仲成为霸主, 燕王哙宠信子之险些亡国。

呃,苏轼其实就是借古讽今,大大咧咧地问,宋神宗和王安石是哪种。

王安石终于火了,直接将苏轼贬到了杭州。

通过这四次交锋,可以看出,王安石其实并没有把苏轼当回事。

两人权力和地位相差太大了,王安石一动真格,苏轼就被收拾得很惨。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