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感恩的习惯从日常为孩子做点滴小事做起,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应该的,你要心存感激。
父母首先带头,妈妈为全家人做饭,爸爸带头说“辛苦了”;
电视机出故障,爸爸修理好了,妈妈要带头说“谢谢”;
奶奶从老家带来一些孩子喜欢吃的土特产,父母要带头表示感谢;
亲友送孩子礼物,不管价钱多少,都要让孩子表示感谢,并要让孩子珍惜;
父亲节、母亲节,父母首先要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祝福感谢,给自己的孩子带个好头;
教师节,可以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表达对老师真诚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在生活的点滴中,让孩子耳濡目染,逐渐养成感恩的习惯。
2、给孩子多提供表达“爱”的机会父母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的过于强势,让孩子感觉没有爸妈不能做的。
下班回家,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爸妈喝;
出门游玩,假装记不清路线了,让孩子帮帮忙;
回爷爷奶奶家,让孩子帮忙选礼物;
家里来客人,让孩子帮忙迎送客人,端茶倒水;
身体不舒服时告诉孩子,让孩子帮忙拿药;
回爷爷家,让孩子帮爷爷捶捶后背,揉揉肩。
时时为孩子提供表达爱的机会,学会关心爱护他人,逐步培养孩子的爱心。
3、减少功利性,多给孩子欣赏文学作品的时间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博客中指出: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强化,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生活,已经出现了某些‘情感荒漠化’的倾向。
”或许我们做家长的太功利化了,连孩子看书,都要区分是否对学习有用,把与学习成绩无关的书,一律列为禁读。
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们静下心好好欣赏一下各类文学作品,只是一种情感体验,不要带任何功利目的,让孩子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
由于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所以,我们做父母,尽量减少玩游戏、打麻将的时间,有时间多读读书,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还要多和孩子交流读书的心得,和孩子一起享受学习和读书快乐的乐趣。
4、藏起一半爱心,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要任何事都帮孩子做,要让孩子勇于自己承担责任,该吃点苦时吃点苦,该受点累时受点累,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抗挫折的能力。
激励教育是对的,但要一味的表扬孩子,很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经不起一点挫折。
所以,有时批评和惩戒也是必要的。
记得有位专家曾说过: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是危险的教育。
”明智的父母应该藏起一半的爱心,让孩子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经受一点挫折。
尽量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自我中心”的观念。
5、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父母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鼓励孩子在校多与同学交朋友,与同学友好相处;
在家多与亲戚、朋友、邻居交往,见面问候;
外出多与叔叔阿姨交流,与人为善。
让孩子多参与社区的服务,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合作的快乐,享受合作的成功。
不要给孩子设立过多的条条框框,尽量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交朋友。
使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有爱心,对社会报有责任心。
有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孩子才能自由快乐的成长,才能不陷入冷漠自私的误区。
孩子对父母冷漠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7-21 13: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