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个理想,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内涵和标准。为此,他提出了四个标准。第一,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文化强国形象,有一个鲜明有力的为公民所自信的文化精神。第二,要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时代经典。第三,要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第四,要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的社会。
冯骥才认为,与其他追求经济效益的产业不一样,文化产业本身是具有精神性的,不仅担负着文化责任,还担负着传播真善美的责任,不能唯利是图。针对现场记者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后一些地方出现“大跃进”态势,冯骥才认为各地方的积极回应是好的,但是怎么做文化是值得思考的,他认为文化的本质是积淀而成的,文化强国的标准和目的不是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的。
是否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产业?冯骥才认为,文化产业有很多精神性的东西,精神性的东西既不能打造也不能生产,因此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成为产业。同时,他还指出,当前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创意,文化没有创造就没有持续的生命力,产业没有创造性的内容、方法和新的技术也发展不下去。他建议要科学、理性地对待文化产业,要有充分的专家论证才能把一个个产业真正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