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原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原文

更新时间:2023-06-06 13:19:51

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原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1979年原文),解答 1,意思: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典故: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控制鲁国。

解答

1,意思: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典故: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控制鲁国政权,权势滔天,尤其是季孙氏位高权重,甚至发展到赶走鲁君,摄行君位的地步。鲁昭公就被季平子赶到齐国,鲁哀公也被赶到卫、邹、越等地,而鲁悼公时期,三桓强盛,公室弱小不堪。

2,是可忍孰不可忍经过千百年的流传,经常改变了原来的意思。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就是个例子,现在的解释是:如果这个事情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这个)可忍,孰(哪个)不可忍,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季氏,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叔(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他们打得逃往卫国、邹国和越国;到鲁悼公,更几乎只挂个国君的空名了。(参看祸起萧墙)至于八佾舞于庭而激起孔子愤怒的这个季氏,究竟是季氏的哪一代?原文中没有说明。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指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