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扬州剪纸 绒花的来历 工艺 特色

扬州剪纸 绒花的来历 工艺 特色

更新时间:2023-06-28 15:11:15

扬州剪纸 绒花的来历 工艺 特色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唐代的扬州是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说(扬,扬州;益,益州,即今成都)。扬州传统工艺美术素以历史悠久,品种齐全、技艺精湛,地方特色鲜明著称于世,是扬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传统手工艺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为人们所接受。随着更多人的喜爱、仿效,广泛流传,逐渐形成流派——“扬派”。无论是瑰丽典雅的漆器,玲珑剔透的玉器,古朴精致的刺绣、银剪春秋的剪纸,几可乱真的通草花等都极富东方神韵,享誉天下。扬州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工艺美术品的重点产区之一。据史料记载,扬州琢玉工艺已有五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扬州漆器则起源于战国兴于秦汉;西汉时期,漆器玉器铜器等产品的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唐代,青铜镜,金银饰品,漆器,玉器,雕刻,刺绣,绒花等工艺美术品的生产都获得了高度发展;元代,錾胎珐琅生产兴起,山子雕产品已经出现;明代,是扬州创立百宝镶嵌、软螺钿镶嵌(现称“点螺”)、剔红雕漆等名贵漆器新品种形成特有风格的重要时期;清代,扬州工艺品生产达到了鼎盛;后伴随着扬州的经济萧条,曾一度衰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扬州经济文化事业的成就,又为扬州传统工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保护的传统工艺45个品种中,扬州就有15个,占全省总数的1/3。扬州工艺美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大批工艺精品珍品相继问世,多次在国家评比中荣获大奖。现有10多件工艺精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在市政府大力扶持下于2003年建成的扬州工艺美术馆现陈列有8大类200多件工艺精品,实现了扬州工艺几代人的梦想。坚持实施精品战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精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创下了连续三年全国24个特等奖中独得10个的骄人业绩,被誉为“扬州现象”的突出表现之一,赢得了全国同行的高度赞誉。

扬派玉雕

扬派玉雕是我国四大玉雕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古进便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玉雕中心,因而有“天下玉、扬州工”之说。在前代丰厚的积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扬派玉雕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扬派玉雕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在玉石各类、工艺造型、题材寓意等等逐渐形成独到到艺术特点和地方风格。现代扬派玉雕更是兼具“南秀北雄”,细腻秀美、玲珑典雅的同时,又格局开阔、雄壮气派,成为现在玉雕流派中一枝独秀。

现代扬州玉雕师在继承吸收传统工艺特点的同时,又开拓创新。秉承“因材施艺、量料取材”的传统理念,又做到“物尽其用”,好料用重工,小料大用、废料再利用等等观念亦深入雕师们的创作之中。扬州玉雕门类齐全,从人物、花鸟山水、神佛瑞兽等等题材不足,从挂件到摆件及至玉雕作品皆齐备。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山子雕”。古时扬州的“山子雕”便名扬天下,虽说其后因为社会动乱等等原因,此技艺逐渐失传,但在近代玉雕大师的努力之下,山子雕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传统基础上又采用理先进的工艺技术,雕琢更细致,题材更广泛,且融合和时代精神,契合现代人审美观念。

扬派盆景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邮、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扬派盆景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它那一寸(一寸为3.3.米)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套特殊的盆景制作技艺,扬州盆景博物馆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受理。 扬派盆景源远流长,它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关键就在于精巧的剪扎技艺。 据了解,扬派盆景正是凭着这套严谨的制作技艺,屡屡在全国盆景大奖赛中摘金夺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又被确定为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

扬派刺绣

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虽属于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扬州刺绣的特色是作品多取自于历代诸多名家的优秀山水、人物之作,画稿意境深邃,构图层次清晰,色彩雅致柔和,并以此开创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仿古山水绣和神韵天然的水墨写意绣,其特点是追随优秀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形成了格调高雅、雅逸传神的艺术风格,在绣坛上独树一帜。扬州刺绣素以劈丝精细、针法缜密、色彩丰富、表现力强的精细绣著称,每件作品针法缜密、艳丽、工整、光洁。绣师们以精湛的技艺极力表现我国写意画潇洒传神的笔墨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致严谨。多年来,版权之争一直是刺绣这项传统工艺的“新伤”。但值得一提是,虽然以仿古为主题的扬派刺绣,一直都没有遭遇到过版权危机,20年来,扬派刺绣很好地规避了这个问题。

扬派剪纸

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以为乐。另外还剪制纸钱、纸马等,专门用于祭奠。至清代,扬州商业兴盛,剪纸艺人亦数量大增,嘉、道年间的著名剪纸有艺人包钧等,技艺超群,有“神剪”之誉。扬州的剪纸艺人还根据需要创作绣品底样,大至门帘帐沿、被服枕套,小至镜服香囊、绢帕笔袋,有绣花必有纸样,扬州人称剪纸样的艺人为“剪花样的”。

扬派漆器

扬州漆器起源于战国,兴旺于汉唐,鼎盛于明清。其工艺齐全、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驰名中外,是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主要博物馆均有扬州漆器传世作品收藏。例如,故宫博物院已知20余件,南京博物院已知4件,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避暑山庄、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博物馆均收藏有传世扬州漆器。

在扬州诸多工艺艺术中,漆器拥有令人炫目的光环。扬州漆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1976年,在邗江区胡场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只漆器壶。这说明,扬州漆器制作的历史已逾2000多年。唐代扬州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漆器工艺的突飞猛进。南北商品交流,东西文化碰撞,使得扬州的漆工眼界大开。彩绘、雕漆、夹纻脱胎和金银平脱等技法日益精细,而且漆器还被列为当时扬州二十四种贡品之一。据说唐僖宗时,高骈曾一次向长安运送去扬州漆器逾万件。当时,不仅长安人对扬州漆器情有独钟,扬州漆工技艺甚至传播到了日本等东方国家。

扬州漆器的再次辉煌,是在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扬州漆器,不但恢复了宋宣和以后一度失传的漆砂砚工艺,以彩贝镶嵌在漆面上的点螺工艺也异军突起。更有一种集大成式的漆艺,“其法以金银、宝石、珊瑚、珍珠、碧玉、翡翠、水晶、玛瑙、玳瑁、砗磲、青金、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这一工艺因为是周姓漆工发明的,故称“周制”。普天之下,除了扬州,没有第二个地方有此技艺,所以钱泳《履园丛话》说:“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

梁福盛是创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的一家老字号。两江总督端方为祝贺慈禧六十寿辰而进贡的一堂花鸟屏风,就是由梁福盛制作的。这堂屏风由六十多名漆工,耗时两年才完成,价值白银两万两之巨。那时候,梁福盛一年要生产上万件漆器。这些打着扬州文化印记的漆器,每一旬至半个月就装满一船运往上海,再从上海销往西欧北美,年销量达到二三万件。在国内,扬州梁盛福与福州沈绍安齐名,并称“南沈北梁”。

上世纪60年代初扬州制作的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大挂屏,陈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内。70年代初期创作平磨螺钿《南京长江大桥》大地屏,受到过毛主席的赞扬。2006年5月20日,漆雕和玉雕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