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孟子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是什么意思

孟子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6-28 12:07:48

孟子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是什么意思

出自《论语》全译:季氏第十六篇直解:“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

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

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意义: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