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全书约1.2万字,共20篇,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对于其弟子所提问题的回答,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孔子几个弟子的课堂笔记合在一起的集子。
另外书中也记录了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
书中的语言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对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主张、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等均有所反映,并生动地刻画了孔子和一些弟子的人物形象。
《论语》刚开始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一度被称为“小经”,南宋后因为理学家朱熹的推崇而日渐成为儒家“第一经”。
其博大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以及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
第二
至于《论语》究竟编纂于何时,由谁编纂,历来说法不一。
关于《论语》的编纂者,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汉书·艺文志》中的“众弟子咸记之”。
这里的众弟子,不少学者推测为仲弓、子夏等人。
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论语》为孔子弟子曾子和有子两人的门人所作。
因为在书中,除孔子外,只有这两人被尊称为“子”,并且书中记录两人的言论也比较多。
唐代的柳宗元则进一步认为《论语》为曾子及其弟子所编,因为书中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
宋代理学家“二程”与近代的思想家梁启超也持此观点。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论语》是曾子门人讲述,由秦汉儒生编辑总结而成。
第三
而关于《论语》的成书时间,目前只能推测出一个大致的时间。
《论语》里不仅记录了孔子与学生之间的问答,而且记录了孔子的弟子子夏、子张、曾子等与再传弟子之间的对话。
这其中,子张小孔子48岁,子夏小孔子44岁。
他们收有学生,应该是孔子死后许多年了。
另外,《论语·泰伯》篇中记载有曾子病危将死时与弟子孟敬子的对话。
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儿子的谥号,他死于战国初期,而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左右。
因此,《论语》成书应该在公元前400年前后。
综上可以推测,《论语》应该是在战国初期,孔子死后大约60年,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或者弟子与再传弟子一起编辑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