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名气大点
1.雁门关,始置于唐,关址在雁门山铁裹门处,因雁门旧道年久失修,于明洪武七年(1374)移筑关城。明关城位于旧关东北5公里处,距代县城20公里。这里亦为唐以前北出通道,地形非常险要。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描述雁门关 “重峦叠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入其间”。关城周长1公里,墙高两丈,石座砖身。东门、西门皆砖砌门洞三立三伏券。东门石刻匾额 “险” (天险),门上建雁楼。门外东侧建有靖边寺,祀赵将李牧。西门石刻匾额“埊”(地利)。门上设关楼,内塑杨六郎、孟良、焦赞像,俗称六郎庙。西门设瓮城,瓮城门额书 “雁门关”,两旁砖镌对联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2.娘子关,原名苇泽关,是古长城著名关隘,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有“天下第九关”之称。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娘子关镇。据《平定外志》载:“唐平阳公主驻兵于此,故名。”
娘子关现有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修建,崇祯七年(1634)补修。整个关城,北临桃河深涧,水流湍急;南接绵山陡脊,逶迤相连;依山带水,含翠涌泉,景色奇雄而壮观。关城有关门两座,皆为砖券。东门书额“直隶娘子关”,南门书额“京畿薄屏”,上建宿将楼,1986年重修。关城两翼之长城,飞龙走蛇,依山蜿蜒,成为晋冀间天然屏障。“雄关百万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台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宿将楼上这两副古楹联述尽奇山秀水于古事,引来骚人墨客万般情。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现代文学、史学家郭沫若等,都为这里的景观所牵动,写下了许多赞誉娘子关风光的美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