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陇西小曲的艺术特征

陇西小曲的艺术特征

更新时间:2023-06-24 06:41:28

陇西小曲的艺术特征

陇西小曲又称曲子弹唱,清朝末年自北京,陕西,甘肃临夏传入陇西,继而流传于陇西全境.陇西小曲的俗称较多,相对于秦腔规模宏大的 "大戏",被称为"小曲";相对于戏剧演出被称为"小唱";因其主要由三弦伴奏,往往由一个人独弹独 唱,又被称为"曲子弹唱".

陇西小曲的演唱风格,从整体来说速度缓 慢,沉稳,但在举行社火助兴时又伴 随着特色节奏和装饰音,跌宕起伏, 从而营造热烈的氛围。


在陇西小曲在当地俗称为"秧歌",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秧歌相比,陇西小曲无疑形式更多样,传唱方式和表 演方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


陇西小曲分为两大类: 以唱腔动人的小曲子和小调.小曲子曲调悠扬,细腻,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细致人微,即使清唱依然婉转动人,余音绕梁.如俞伯牙抚 琴,燕青打擂,水淹金山都是当地常唱不衰的曲目;小调则调子单一,同曲多词,以传唱故事为主,如十二月 梅花,十里亭,十杯酒等.


由于陇西小曲取材丰富,音韵自然,在字词的使用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以在陇西地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唱上两嗓子.从目前陇西地区小曲演唱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为堂会,表演助兴的坐(站)唱类.在陇西当地,每逢堂会,即婚丧嫁娶,甚至有时候小孩"庆生","满月"或者其他喜庆场合,除了有鼓乐班演奏助兴外,都常 常还要雇佣两三个小曲子艺人弹唱助 兴.这时候的演唱不再是艺人自弹自唱.而是两三个艺人在数人的伴奏下轮流演唱."唱把式"居中,乐队呈

半圆形排列其后."唱把式"如果又自弹三弦则可坐唱,如演奏其他的乐器,如四片瓦或磬碗等,坐站均可.


二是社火营造氛围的走唱类.在陇西地区,仍然保留着农历正月初五至元宵前夕闹社火的习俗,社火是当地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民俗表演活动,除了传统的舞狮,耍龙,太平鼓,跑旱船等节目外,小曲弹唱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目.为社火营造氛围的陇西小曲表演,规模相对较大,不仅由一两人在一起主唱, 少则二至四人,多则十余人的伴舞, 还有专门的乐队为其伴奏.伴舞的皆为身着彩服,腰系红绸的女子.在表 演过程中,唱把式根据不用的角色, 化不同的装扮,着不同的服饰.在社 火中演唱的曲目并不固定,一般都视 当地艺人演出情况及排练情况而定。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