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道教天师张道陵的个人生平是什么

道教天师张道陵的个人生平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01 07:08:15

道教天师张道陵的个人生平是什么

张道陵是张良的八世孙。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生于临安于潜镇南的生仙山(一说为西天目山)。据说生仙山上有一座道观,称为生仙宫,又名集真宫、天师宫,为张道陵故宅。据传,张道陵生得高大魁梧,身高九尺二寸,庞首广额,朱顶绿睛,高鼻方脸,英气逼人。

不仅相异,且是聪明绝顶。到了7岁,就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道德经》以及河图洛书等。后来被地方推荐,在明帝永平年间,做了江州县令。但他虽然身在官场,却一心钻研修炼的奥秘。不久,便辞官隐居于天目山。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张道陵到了洛阳的北邙山炼丹。

后来,他又到了鄱阳湖,上龙虎山,修炼成了九天神丹,并长期居住于龙虎山,因而龙虎山就成了道教圣地。在这里他创建了正一道,即天师道。天师道是张道陵创立并由其子孙世袭相传,以老子为教主,道为最高信仰,符录斋醮为手段,以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为最高境界的一种宗教组织。

张道陵开始炼丹修道于龙虎山,于是龙虎山可称为中国道教第一山。张道陵是中国道教创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师,又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用3年时间炼成九天神丹后,已60余岁,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还童”,像30岁左右的人。接着又在龙虎山东北边的西仙源壁鲁洞,得神虎秘文,并建立天师草堂,广传弟子,为人治病。

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讲课时间长达3年,这里有他留下的“炼丹池”“濯鼎池”“习升台”“天师草堂”等遗址,壁鲁洞中的石灶石床石几俱存。葛洪在《神仙传》中说:“陵初人龙虎山,合丹斗剂,虽未冲举,已成地仙。”可见他那时的道学“中国道教发源地”碑功底已经相当娜了。

爾90年代立于鹤鸣山。张道陵第二次携弟子经嵩山人巴蜀已过90高龄。为什么耄耋之年的他还要入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激化,且多名山”,对创教有利;二是“闻巴蜀疹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厄所困”,他要继续用符、丹为人治病,佐国佑民。入川后,他先居阳平山,后住鹤鸣山,还到了西城山、葛溃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足迹遍及巴蜀、陕西等地。

除游历治病救人外,他还精思炼志,著作道书24篇。他收徒设教,建立道教基层组织,规定凡入道者须出信米五斗(汉时一斗等于现在二升,五斗即等于现在一斗),“付天仓”以备饥荒和作“义舍”之用,因此,他创立的道教又叫“五斗米教”。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张道陵123岁,是年九月九日,将诸秘录、斩邪二剑、玉册、玉印授长子衡,乃与夫人雍氏登云台峰,白日升化。

自“祖天师正一道”创立以后,时人尊张道陵为人天之师,又称天师道。宋元以后,三山符录统归龙虎山,遂统称为正一道,以区别金元之际在北方兴起的全真道。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