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日晷的制作放方法

古代日晷的制作放方法

更新时间:2023-09-11 06:10:15

古代日晷的制作放方法

日晷(gui),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太阳投影测日定时的一种计时仪器。我国早 在春秋时代就用圭表来测定时刻了。但这种方法在一天里只能得到一个读数,仅可 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端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 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以太阳的影子得到时刻的读数,这就是所谓的日晷,或叫日规、 日圭。

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 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 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 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 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当表影指向正北 的瞬间为正午。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晷面的刻度是不均勻的。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 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