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6-30 18:05:07

红楼梦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反应,2010年由李少红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是一部烂片。烂的无以复加,各种烂。其中有两处是这么烂的:

有人说李少红这版电视剧,总体上太压抑了,色彩上偏黄偏暗。配乐上显得很灵异,经常有女人的呻吟和喘息声。所以有人反映这部戏看着有点像聊斋,李少红亵渎、篡改原著,李少红拍的是鬼片,李少红毁掉了红楼梦,等等等等。。。

对于这些人啊,我的评价是这样的,自己不懂红楼梦,不是他们的错。毕竟红楼梦就是本小说,不懂,不算毛病。

但是,不懂就别瞎说,让人笑话。

瞎说就瞎说吧,别人就当个笑话看吧。可是呢,当李少红把最正宗的红楼梦呈现在这群文盲面前的时候,他们居然还嘲笑、攻击李少红,以他们对红楼梦浅薄的理解,用无知的言论去诋毁人家的作品。

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那就是:红楼梦,本来就是个鬼故事。

楼梦是个鬼故事?!如果你对这个结论感到惊讶,那是您读书不细。

红楼梦这个故事,是谁讲的?看过书的人都知道,是石头讲的。当然这个石头跟贾宝玉是什么关系,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总之,最后这个故事是刻在石头身上,是石头的一段自述,再后来被空空道人抄录,又被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分出章回目录,这才是今天的红楼梦。那么这个讲故事的石头,是人吗?显然不是。石头不是凡人。是仙吗?似乎也够不上,它不过就是一块被女娲炼成的石头,因此有了一些灵性而已。所以按照传统的观念,这块石头应该是“石妖”,或者说是个“石头精”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精怪讲述的故事。有人说,李少红拍的红楼梦很像聊斋,这说明人家拍对了。因为红楼梦从根子上就是个神怪故事,第一回出场的这些人中,本来也没几个凡人。

然后,这块石头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点化成了宝玉,给带走了,投入凡尘。那么这一僧一道就谈论这件事,他们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茫茫大士明确的说,这一次下凡的这些人,也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薄命司里的那些女儿,都是“风流孽鬼”

可见警幻仙姑掌管的这个所谓的幻境其本质究竟是什么。离恨天、灌愁海、薄命司,这哪是仙界的名字,怎么听怎么像是阴曹地府里的一个部门。警幻仙姑掌管的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神仙,而是一群女鬼。

后文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里大家注意,作者提到警幻仙姑掌管的这个空间,几乎不用太虚仙境这个词儿,而用的都是太虚幻境。这也是作者明确的告诉你,这里根本就跟仙界不沾边,贾宝玉看到的一切,那些楼阁、那些美女都是幻象;那些歌舞,都是幻觉,都不是真实的东西。那么这个空间情况的东西是什么呢?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跟秦可卿云雨之后,俩人也不能老在床上起腻,得下床逛逛。结果发现了一些秘密。

因二人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如果太虚幻境果真是什么仙界,贾宝玉他们怎么会遇到这种环境,走到这种地方,你听说过天堂和地狱是紧紧挨着的吗?很显然,太虚幻境根本就是个厉鬼和精怪游荡的场所。警幻是接受了贾氏祖先的委托,故意设计出来一个场景来开悟贾宝玉。但不成想,被贾宝玉胡乱撞破了真相。

所以有人反映,李版的红楼梦,梦游幻境这一段怎么显得阴气森森的,警幻仙姑身着黑衣,跟个乌鸦一样。这其实是对原著的一种还原,因为太虚幻境本来就是个阴气森森的地方。如果薄命司里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派祥和,那对得起薄命司这三字吗?

所以,李版红楼梦的这些编导是吃透了原著,他才敢这么拍,如果不是看懂了原著,那他肯定要拍成一个仙境了。当然很多观众不是专业研究文学的,他们自己没看懂,就以为是人家拍错了。这个其实是个很尴尬的事儿。你说观众水平低,你作为编导,你是顺应还是不顺应?你应该不应该迎合大众的口味?我之所以挺李少红,就是因为她没有迎合。她坚持了原著和自己的判断,结果被一群文盲喷成这样。

再往后看。我们知道,红楼梦这部小说,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是一个男人回忆他青春年少时候的事儿。而此时呢,这个男人的家道很可能已经败落了。他的家族和那些女孩后来的下场很可能非常的惨。从好了歌看,有死的,有沦为乞丐的,还有被卖进窑子的,总之是各种惨。所以他回忆这些事情的时候,心情一定是极度压抑的。所以李少红在拍电视剧的时候,故意把音乐和色彩做的十分压抑,不是黑的就是昏黄的,要不然就是惨绿色的,各种阴影,各种暗调子。这个其实是在还原作者的心态。如果你认为曹雪芹是非常轻松愉快的写这部书,那李少红这么拍一定是错的。但是曹雪芹可能是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写这部书吗?

我感觉,如果把红楼梦拍的过于明快了,才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故事注定是个大悲剧。大家看铁达尼号,大家发现没有,纵使是前半部分jake和rose相恋的那一段里,颜色和音乐也不是特别明快。辛德勒的名单,整部影片干脆就是黑白的。纵使是贾府的各种喜庆活动,宝黛之间的各种小甜蜜,众女儿的诗社和宴会。这些东西,统统是元春的那个灯谜诗,就是爆竹,一响而散,之后什么也剩不下。说这是回光返照,暴风雨前的平静也不为过。所以李版拍红搂梦纵使是在拍一些喜庆活动的时候,拍的也不是特别欢快,配乐也是比较空灵的。

最关键的是,那些喜庆活动,真的就是可喜可贺的事儿吗?

元春省亲,且不说搞的贾府入不敷出,债台高筑。整个活动就跟探监一样。元春的表现就像是一个罪犯被批准回家一天。元春见到家人之后,先是哭了一通,这也叫喜事吗?

秦可卿的葬礼,本身就是个葬礼,而且秦可卿死的比较蹊跷,很多地方显得神神秘秘的。这种场景怎么欢快。

至于贾府的那些家宴,哪一次不是勾引斗角,面和心不和。到了后文书,贾府开始衰败,那些宴会每一次都跟最后的晚餐一样,人越来越少,场面越来越冷。

你要是导演,你怎么把这些场景拍的欢快了?

这还是说一些喜庆活动。至于黛玉葬花、金钏跳井、宝玉挨打、凤姐泼醋、红楼二尤、抄捡大观园、晴雯之死、迎春出嫁、探春远嫁、元妃暴毙、惜春出家、香菱被虐待致死,林黛玉焚稿。这些事儿,哪一件是喜事呢?其实,翻翻红楼梦,你会发现,真正的喜事也没几件。所谓的喜事,就是小儿女们私下里的那些活动。作诗啊,结社啊,偷摸的搞个小聚会。只有这些东西能算作是喜事。可是这些诗词里,却往往隐含着各种谶语和暗示。暗示着这些女儿未来惨到家的命运。比如寿怡红,大家一起喝酒做游戏,是喜事吧?结果你看看当天夜里抽的那些花签,都是暗示了每个人悲惨的命运。但这些女孩尚不自知,这相当于拿到了自己的死刑判决书,却不认字儿。这种悲哀,这种无奈,这种人在命运前的脆弱和渺小,难道不应该压抑一点儿吗?

最后,不知道大家去过苏州园林,或者山西的那种地主大院没有。中国古建筑的色调,本来就是偏冷的。以最明快的苏州园林来说,用色也都是白色、黑色、灰色、翠绿色、朱红色。这个颜色的搭配本身也就不是特别明快的颜色,更不要说北方的那种砖头四合院了。明黄大红,那是紫禁城。纵使是紫禁城,故宫闭馆之后你进去走一圈看看,吓不死你。所以,李导演这种用色也是基于环境,中国古典,尤其是在描绘贵族生活的时候,用的颜色都不是特别新鲜的颜色,这一点,喜欢中国画,尤其是宋元山水画的人,都明白。你不能用喜羊羊的标准要求红楼梦。另外,古人是没有电灯泡的,照明只能靠自然光和蜡烛,实际上真实的古人的生活,没有今天很多电视剧里演的那么亮堂。

至于某卫视有个什么小戏骨,那个用色就明快的多,但那毕竟是一个以儿童为主的娱乐节目。

应该说,压抑、灵异、阴暗、悲观。这些东西本来也就是红楼梦固有的东西,按照某些红学家的说法,这是一个人在被抄家之后写出来的东西。我个人不认为这个人真的被抄过家,但从开头的自述看,这个人写作时候的处境似乎也不是顺风顺水,颇有懊悔苦恼的意思。所以,不是李少红用的颜色、氛围、音乐不对,而是真正的红楼梦就是这样。不是李少红错了,而是有些人其实根本接受不了原汁原味的红楼梦。

个人认为,红楼梦虽然是名著,但里面的一些世界观和价值观,说实话,是非常负能量的。所以我不是特别推荐一些年龄过小的孩子读这部书,虽然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书,但作者写作的时候绝对是中年以后的事儿了。红楼梦本质上是一个中年人回忆他的青春。这种书,怎么能明快起来呢?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