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温瑞安的作品特点

温瑞安的作品特点

更新时间:2023-09-10 15:19:51

温瑞安的作品特点

温瑞安,籍贯广东梅县,1954年1月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港台武侠小说作家,与金庸、古龙、梁羽生并列为新武侠四大宗师(人称金、古、梁、温四大家),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代表作有《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刀丛里的诗》、《布衣神相》等。温瑞安8岁开始在中国香港地区发表诗作,9岁创立学文社,13岁开始主编刊物,16岁开始发表“四大名捕”系列的武侠小说,大学时代即在中国台湾地区创办诗社、文社、武术集团和杂志社,现已出版近800部书,700部以上属武侠小说。连伪书盗版在内,温书有1860多种,授权正版则有接近1200种。他是中文世界里写最多字的作家之一。他在新马以文学评论和散文起家,在台湾地区以诗人著称,小学时已在港台地区发表诗作、评论,20世纪70年代已写玄幻、惊悚、推理、心理、现代言情小说,但在内地则以武侠小说著称。

至2000年,温瑞安已写下近二千万文字,出版作品有多国文字多种版本且近二千册。代表作《四大名捕》系列、《逆水寒》、《布衣神相》等被多家影视公司多次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多达35部。

2016年3月25日法院认定,玩蟹公司构成侵权,应消除影响、赔偿温瑞安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80万元。

温瑞安的诗人气的多变及散文气的随意,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是有帮助(局部精彩、语言有特色),却有负面的影响,即不利于严谨的结构和布局。这不仅是一个才能的问题,而是性格与心态的问题:诗人气的温瑞安难免冲动太多、变化太快而使心气浮躁。这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当然不利。更为不利的则是:温瑞安自信过人、任性亦过人,当惯了老大,听惯了掌声,恐怕难有自省与自审的闲空,而亦少接受批评的准备,因而以他的才华,本可以克服某些缺陷而更上层楼,终于却没能如此,那只能说是性格所致了。

除此之外,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及其完整性、创造性的问题,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中的头号难题,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心理及思维习惯的问题。不仅俗文学是如此,纯文学创作亦是如此。我们是“诗歌之国”,向来缺乏逻辑思维的传统,以及理性建构的学术/艺术的传统。因而一部分长篇尚停留在讲故事的层次,而另一部分长篇则满足于“讲经”(即以“经”的思想作为小说的结构框架和情节发展的依据)。正因为此,金庸的小说结构之精妙才称得上是一种奇迹,而温瑞安缺乏结构意识及结构才能,反倒是很正常的了。不能不承认温瑞安想象力丰富,而且才华横溢。他的武侠小说创作,起点就高,虽说小说的结构总有些问题,但他的故事,却仍有许多精美的典范。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