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秦汉的真实生活(秦汉真实生活现状)

秦汉的真实生活(秦汉真实生活现状)

更新时间:2024-06-15 12:10:30

秦汉的真实生活

秦汉时代的日常生活,可从文献史料中勾勒轮廓,但是却不及考古数据中所见。考古数据,主要是画像石与明器,提供了不少生活的细节。

尤其不同阶层的生活状况,文献资料所载,不无偏于上层社会,考古资料所见,远较文献为丰富。

秦汉衣着地区性差异显著

秦汉衣着,在统一之初,犹有地区性的差异。例如,楚人的冠服,即不同于北方。刘邦乃楚人,喜欢小冠短服;统一以后,这种楚制也随着成为常用的冠服。

秦俑的冠服,都是军装,但是结发形制,颇有不同种类,则又反映个人的选择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衣服形制是窄袖,并且以裤代替裳(一种多幅叠合,类似裙装的下半身服)。

秦俑所服的下衣,因为覆盖,不显。然而,从短衣之常见,则裤已相当普遍。

文献所见,汉人衣服宽博,画像石所显示,的确也是右衽的宽袍大袖。

至于仆役一类人物,显然衣袖比较狭窄,其故在于方便工作。

劳动人员,例如成都都江堰出土的持臿石人,则是短装,上下衣均为短制,衣襟对叠,也不甚宽博,更是为了工作实用。北方及西南地区的刻石,常有少数民族的形象,于是各种不同于华人衣服的装饰,每每出现。不过,诚如邢义田指陈,汉人刻画胡装,已有一套先入为主的刻板形象,以为胡人即当如此装扮,以致有时混淆了不同族群的特征。富贵人家食物中多野物

汉人的饮食,考古资料及文献颇多彼此补足。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实物显示,富贵人家的食物种类,颇多野物;相对的,东汉《四民月令》所载中等人家的食物,大多是栽培作物及畜养的禽兽,野物比例不大。这两批史料的对比,也许社会阶级的差异,大于时代性的变化——但是也难以断言。

锅具有越来越薄小的趋向

汉人画像石,常有饮宴图及厨房作菜的题材。可以显见厨中烹饪,送到宴席,席前只有供膳的器用,例如杯盘匕匙,不见鼎镬之类的炊具。画像石上,供奉墓主的座前,也只有供膳器皿,不见列鼎列簋的制度。由此可知,汉人饮食方式,不同于先秦以大型铜器,罗列席前的即席烹制。

汉人明器中,灶为常见。灶的形制,有火门,有灶眼,有相当于烟突的装置。

越是后期的灶,灶眼越多,灶面的料理面也越大,有时在料理面上,还刻画刀叉铲匕诸炊具,以及鱼肉图像。

凡此显示,在下锅前的料理,包括切割手续,均属必需。汉人词汇,蒸煮烤炙……诸种烹饪方法,均是古已有之,只是有一个“熘”字,可能即今日的“炒”字,当系包括急炒的烹饪方式。如果这一假设成立,则中国最独特的烹饪术,已见于汉代。汉代的锅具,还是相当厚重,但也有越来越薄小的趋向,大致也是配合“炒”菜的方法,必须迅速提高炒锅的温度。

这一以先将食物切割细小,便于急火烹调的发展,可能是为了较为节省燃料。。

饮茶是常事

饮料方面,自以酒浆为主。中国酿酒均由五谷酿制,从《周礼》郑注看,酒浆分别等级,似由浓度决定,浓度似不是指酒精浓度,也许以兑水的比例为准。

东汉时还不知蒸馏,只用过滤,去除酒糟。这样的酒类,不可能十分浓烈,兑上清水,又更为稀释。

在谷类发酵的酒类之外,当时西域是用葡萄酿制水果酒。中国人由西域引进葡萄,但是葡萄酒并未成为常用饮料。

茶作为饮料,于南北朝时,已经风行。茶的原产地是中国西南部,汉代的“槚”,实是茶的原名。在王褒的《僮约》中,四川武阳的茶已是商品,则饮茶也可能在汉代已是常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