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西游记中的灵感大王的故事是什么

西游记中的灵感大王的故事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4-21 07:23:55

西游记中的灵感大王的故事是什么

那年,因为急躁,唐僧差点被闷死?

一 为什么九九八十一难多数都是一个套路

熟悉西游记的人恐怕都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劫难看着好像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唐僧被妖怪捉走,徒弟三人想方设法搭救。

那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的写了一难又一难。

问题的答案其实在于每一难看似架构都差不多,但其表达的主旨却都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来讲,祸起观音院表达的是悟空因为炫耀袈裟,招来了本事不下于自己的黑熊怪。

三打白骨精表达的是唐僧因为不信任悟空,赶走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说白了,各难只是大致的故事骨架相同,其内容和主旨却相去千里。

这其中包括妖怪的来历、本事,师父被捉的方式,兄弟三人的默契程度,妖怪的最后结局等等,都是不同的。

而各难的不同主旨就隐藏在这些不同的故事内容之中。

并且我们也不难发现,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每一难妖怪阴谋的得逞其实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我们还是举以上两个例子,黑熊怪之所以能偷走袈裟,起因还不是因为悟空的卖弄吗。

唐僧说的好,珍贵之物,不可使见贪婪之人,一经入目,必动其心。

白骨精之所以能成功离间团队,还不是因为唐僧悟空二人本来就互不信任。

这时候队伍刚成立不久,悟空野性难收,记得吗,他曾举棒要打师父,吓得唐僧赶紧念紧箍咒。

虽然事情过去了,但唐僧一定心有余悸。要知道,大闹天宫时期的孙悟空,那可是个十足的大魔头啊!

悟空呢又嫌弃师父管的宽。

想当年我大闹天宫之时不知棒下多少冤魂,而如今打死区区六个强盗,这胖和尚却唠叨个没完没了。

发现没有,其实妖怪每次阴谋的得逞,其中都会有师徒自己本身的责任。

了解了以上东西,再看起原著来,我们会感觉格外有趣。

二 急躁的唐僧

这回说说通天河。看看这一难作者又表达了什么。

其实只要认真看看原著,其主旨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当然大致过程很简单。

无非就是灵感怪冻住了河面,诱捕了唐僧。悟空找来观音降服了妖怪,然后四人继续西行。

那么这一难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原著里说了,通天河,距离大唐五万四千里。

我们知道整个取经之路一共是十万八千里。

意思就是到了通天河正好走了一半路程了。

这时候唐僧起心思了。

面对八百里宽的通天河,他着急了。

悟空八戒分别变作陈关保一秤金,打跑了前来吃童男童女的灵感怪。

妖怪逃回河底,他的一个手下——斑衣鳜婆出主意说:

大王,你可以做法冻住通天河,唐僧西行心切,必定踏冰而行。我们就可以不费吃灰之力把他捉来。

这个斑衣鳜婆可谓足智多谋,对唐僧的心理推测的非常准确。

不仅如此,斑衣鳜婆还见多识广,善于钻营。

下一篇我们会单独说说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有大智谋的小妖怪。

回到正题,按照正常逻辑,以唐僧的大慈大悲,一定会让悟空彻底铲除了妖怪才放心。

否则你们走了以后,妖怪再来找村民寻仇,可怎么行。

要知道灵感今年不但没有吃到童男女,还被打受伤,坏了名声。他岂会善罢甘休?

可是妖怪被八戒打跑之后,唐僧却再也没有管。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突如其来的这场大雪上。

我们看原著的描写。很有意思。

老施主,你们这怎么八月就下大雪啊!

老施主啊,我不是不愿在你家多住些日子。只是贫僧当年许诺唐王三年回国,如今已七八年了,才走了一半。不知几时才能功成。

悟空啊,这河冻住了,我们如何是好啊?

什么?冰上有人走路?悟空啊,咱们去看看吧。

老施主啊,冰上那么多急匆匆的行人都是去哪里啊?什么,都是去对面女儿国做生意的?世间的人啊,为了名利,真是舍生忘死啊。想我贫僧奉旨取经,千里迢迢,不正是和他们一样,也是为名啊。

悟空,趁此层冰,咱们赶紧西行吧。

感谢皇天保佑,冻住河面,助我过河。

悟净,你怎么这等愚见?现在是八月份,天气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冷。要等到河面解冻,除非耽误半年,等到来年春天。那怎么行。

……

从天降大雪一直到走冰落水,唐僧一直在不停的嘚啵嘚啵嘚啵。

真是比大话西游里的还唠叨。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僧这时候的表现就是两个字——急躁。

因为急躁,他不顾陈家施主的苦苦相留:

师父啊,取经再急,也不差这几日。且等天晴冰化,老朽就算倾家荡产,也会置送师父过河。

因为急躁,他听不进沙僧的理智劝告:

师父啊,咱还是等天晴化冻,办船再过吧。否则忙中恐有错啊!

因为急躁,他不顾白马在冰上打滑难行,差点把他跌下来。八戒给马蹄裹上稻草之后,仍然继续走。

读到这里,我们会不由的感叹,这不瞎胡闹吗?

以上是唐僧前半部分的表现。

当然悟空整个过程中一句也没有劝过师父。跟咱们印象中的敢作敢当的美猴王好像判若两人。

按说沙僧都能看出师父的草率武断,他不应该觉察不出。

其实悟空的沉默也是有深意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讲。

至于猪八戒倒是一直帮师父说话,出主意。

三 急躁的代价

四人于是就这么在冰上急匆匆走着,浑然不知冰层下有一双阴森的目光在时刻关注着他们。

当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快行到河中间的时候,灵感怪弄个神通,滑喇的迸开冰冻。

除了悟空,其他三人连同白马行李全部落入水中,当然八戒沙僧随后又从水里游了上来。

唐僧为自己的急躁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妖怪把他闷在一个六尺长的石匣内。

直到八戒沙僧前后索战两次,妖怪闭门不出,

悟空无计可施去请观音,

观音织好竹篮,赶来收了妖怪,

八戒沙僧又叫出陈家庄男女老幼拜过观音之后,

这才下水救出唐僧。

这回可把唐僧闷了个好受。

更有趣的是,唐僧被救出来后,变的异常沉默。

从四人重返陈家庄,到老龟出现,悟空误会它也是妖怪,老龟解释说我不是妖怪,因为你们帮我除了灵感妖怪,我好心来渡你们过河。

然后四人上龟。

悟空一只脚登在乌龟脑袋上,一只脚登在乌龟背上,走了一天,终于渡过了通天河。

整个过程中,唐僧只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上龟前,他问悟空,那冰冻了那么厚,都不行。这龟背不稳当,不能上吧?

第二句是上龟后,老龟求他帮自己问问如来何时能修得人身,唐僧回答说,我问,我问。

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

说到这里,这一难的主旨其实已经很清楚了。

最起码是主旨之一。

那就是唐僧因为急于求成,中了灵感怪的冰冻之计,被石匣足足闷了好几天。

当然,事后他也知错了,并且吸取了教训。

通过此劫,我们发现,唐僧远不像电视剧写的那么完美。

他也重名利,碰见麻烦也着急。普通人犯的错他也会犯。

取经之路从某个层面讲,其实可以说是他从一个普通高僧到顿悟成佛的修行过程。

犯过错,历过险,伤过心,反过思,最后终于大彻大悟,身成正果。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喜欢本文可搜索关注微信公号“说明白了吗”,有更多精彩哦

水平有限,如有误,欢迎指正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