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南北朝的梁武帝是个怎样的人

南北朝的梁武帝是个怎样的人

更新时间:2023-06-08 20:33:49

南北朝的梁武帝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好领导

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

众所周知,往往一个朝代的开创者都不是庸碌之人;因为一个新的国家的诞生必然经历无数的战火与鲜血,建立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无比艰辛的创业过程,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莫过如此。

萧衍不仅在政治上多有建树,在军事、艺术领域也都有卓越的成就。军事上,他多次作为军队的统帅对战北魏的军队;艺术上,他是“竟陵八友”之一,而且在音乐和绘画上多有佳作。

登基称帝之初,萧衍还称得上一位明君。他十分勤于政务,史书上说他无论春夏秋冬,五更起床批改奏章。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不少皇帝望尘莫及了。而且他还很重视采纳臣子的意见,专门设立“意见箱”让他们大胆谏言。这也是一位好领导应有的表现。

把袈裟给朕披上

可晚年的时候,萧衍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少年了。他开始崇信佛教,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信佛本也没什么错,可因为自己信佛给国家造成损失就是他的错了。

南梁普通元年,这一年可是一点也不普通,因为这一年梁武帝开始作了,他给自己起了个法号——冠达。不仅如此,为了方便自己礼佛,他还在皇宫旁边建造了一座寺庙,命名为同泰寺。皇帝嘛,建造繁华宫殿都不是事儿,区区寺庙自然不在话下。

一天,萧衍去庙里参拜佛祖,一帮臣子跟随在自家老板的后面;眼巴巴地等了好久,终于是香也烧了佛也念了,大臣们心想这下子皇帝该消停一段时间了吧。可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是皇帝竟然脱下龙袍穿上了袈裟,和他们说:“朕要出家!”

皇帝一门心思要当和尚,大臣们虽然懵圈,可该劝还得劝。在一众大臣苦口婆心的劝解下,三天后,萧衍才终于同意大臣们把自己“赎回去”。因为当时的风俗是和尚要还俗必须要花钱向寺庙赎身,老李怎么感觉有点像某些不良场所呢。得,无奈的大臣只能自己掏腰包把老板给买回去;可这一花就是一亿钱,你要问为什么,皇帝肯定得比别人贵啊!

没想到萧衍还上瘾了,第一次没成功,萧衍还来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真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讲真的,他当时都八十多岁了还这么能折腾,真是精力旺盛!皇帝高兴了,可苦了一帮官员,每次都得出钱赎人。

要做就做真和尚

历史上有很多人只是名义的和尚,其实照样喝酒吃肉、娶妻生子,最有名的当属《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了。但萧衍却是认真的,佛门的清规戒律他是样样遵守。

和尚不吃肉,萧衍还真的一点荤腥都不沾;不仅自己不吃肉,他还不让祖宗吃肉:他规定祭祀的时候不准用真的牛羊猪肉,只能用面团捏的做的三牲。和尚不近女色,萧衍从五十岁之后就不再和后宫嫔妃同房。

更夸张的是,他还异常节俭;节俭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说他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子盖了两年,如果史书记载属实的话,那梁武帝可真就太厉害了。不过就算不全属实,起码可以说明梁武帝不是一位沉迷享受的君王。

一人信佛全国遭殃

皇帝的喜好就是当时社会的风向标。在梁武帝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梁朝几乎是处处有寺院,家家有僧侣。光是建康城内,就有超过500所寺庙,100000名僧人。

要知道,在当时,寺庙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无需缴纳税赋。和尚们将土地交给百姓耕种,到头来大量的粮食却进了他们的口袋。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僧人们不劳而获,百姓却被逼得生计艰难,国家因此民不聊生。

再加上皇帝崇尚佛教,百官自然上行下效;为了表现自己的忠心,他们把大笔的钱财捐到寺庙。反过来,他们又加倍剥削底层民众来补贴腰包,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可以说,萧衍一个人信佛,全国的百姓都得替他买单!

老李认为倘若萧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他信佛自然无关紧要。可作为一国之主,他的所作所为无疑成了祸国殃民之举。

当你的位置达到足够的高度,你的一举一动都牵扯到无数人。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时候我们眼中的大人物在某些方面是不比我们自由的。

你怎么看待梁武帝萧衍呢?欢迎留言评论,和大家一同探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老李笑谈古今事!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