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圣诞夜的真实来历(圣诞夜的由来真实来历)

圣诞夜的真实来历(圣诞夜的由来真实来历)

更新时间:2022-12-09 08:55:01

圣诞夜的真实来历,圣诞夜的由来真实来历

  • 1. 圣诞夜的由来真实来历,圣诞夜的真实来历
  • 2. 圣诞节的由来真实来历,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真实来历
  • 3. 圣诞节的真实来历,圣诞节的中国历史事件
  • 4. 血腥阿登在圣诞夜的感人故事,阿登真实故事完整版
  • 5. 12生肖的真实来历,12生肖最可怕的秘密
  • 1.圣诞夜的由来真实来历,圣诞夜的真实来历

    1、圣诞节前夕也就是俗说的平安夜,耶稣诞生的那一晚,一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耶稣降生的好消息。根据圣经记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报人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

    2、整个报佳音的活动大约要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左右才结束。

    3、平安夜这个习俗渐渐流传进中国,圣诞节的前一天,被称为平安夜。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2.圣诞节的由来真实来历,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真实来历

    1、为了纪念耶稣诞生,所以人们在这天庆祝,所以就有了圣诞节。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译名为“基督弥撒”,是西方传统节日,起源于基督教,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

    2、圣诞节的时候不少商家会举行活动,装饰店面,商品打折,来吸引顾客。打折力度也是很大的,一般超市或者店面都会摆上圣诞树,戴着圣诞帽,来增添节日气氛,并且更能吸引消费者。

    3、西方国家圣诞节其间挂在家门口用的装饰品,通常用绿色的枝叶或藤条(松毛、松针等)和银色的金属及金色的铃铛配以红色的缎带组成主色调绿、白、黄、红代表欢乐喜庆上面写着MERRY CHRISTMAS。

    3.圣诞节的真实来历,圣诞节的中国历史事件

    1、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它源自古罗马人迎接新年的农神节,与基督教本无关系。在基督教盛行罗马帝国后,教廷随波逐流地将这种民俗节日纳入基督教体系,同时以庆祝耶稣的降生。但在圣诞节这天不是耶稣的生辰,因为《圣经》未有记载耶稣具体生于哪天,同样没提到过有此种节日,是基督教吸收了古罗马神话的结果。

    2、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3、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

    4.血腥阿登在圣诞夜的感人故事,阿登真实故事完整版

    1、在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开始逆袭的时候,各方面处境已经不利于纳粹德国,德国做出了最后的大反攻,爆发二战史上最为恐怖血腥的战役“阿登战役”。双方投入兵力总计高达90W之多,美军伤亡总计达到7万人并损失坦克800辆,德军伤亡近10W人,可想当时的战况是多么的血腥残酷的。但就在阿登森林迎来的第一个圣诞夜里,在这个犹如地狱般的世界里,发生一件感动无数人的事情,甚至过去了几十年还在被当做一个美好的故事在传播。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是怎样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44年二战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个圣诞夜。此时,欧洲的战局已经出现了逆转,局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纳粹德国: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对德军发起了反攻,德军节节败退;但希特勒并不甘心失败,他孤注一掷,于12月16日,即圣诞节的前8天,命令德军在欧洲西线的战场比利时的阿登地区,发动了一场被称之为“突出部战役”的反攻,对盟军发动突袭,以期突破英美盟军的战线,将西线一分为二以歼灭盟军的有生力量,并占领安特卫普,切断盟军的供给线,以迫使盟军谈和。这是二战中最为血腥的一场战役。双方在这场也被称之为阿登战役的厮杀中共投入兵力近百万;战争在暴风雪中展开,德军利用恶劣的天气突然进攻,盟军的空军无法行动,加上守军没有战斗经验,一度让德军占据了上风。战役开始后的第二天,残暴的纳粹党卫军在战区无视战争法的规则,滥杀了上百名美军战俘。盟军在不利的情况下顽强坚守和反击,最终获得胜利。整个战役进行了一个多月之久,双方伤亡惨重。德军的伤亡人数达10万人,盟军也伤亡了8.1万人,其中美军就占了95%以上,达7.7万人,牺牲了近2万将士,是美军在二战的欧洲战场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其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般。

    3、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在战区德方一侧的许特根森林的深处,一位名叫伊丽莎白·维肯的德国女人,因在亚琛城内的家和一家糕饼店被盟军的空中轰炸所摧毁,为了逃避战乱,她带着12岁的儿子弗瑞斯,住在森林中一个用于狩猎的小木屋里。虽然这场“突出部战役”是在距离这个小木屋不远处的四周展开的,枪炮声清晰可辨,但在密林中小木屋还算是安全的。圣诞之夜,小木屋里的母子二人,极其盼望在镇上工作的父亲休伯特能早点儿回家团聚,共度圣诞。为了圣诞晚宴,伊丽莎白还养肥了一只以纳粹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命名的叫赫尔曼的公鸡,等着丈夫归来,好宰了它,全家能吃上一顿团圆饭。而弗瑞斯的父亲此刻应征在德国民防消防队服务,一家人还指望着他能送点食物回来以活命;不过大雪封山,父亲回家的机会很小。突然,小木屋的门前传来了一阵阵梆梆的敲门声。小弗瑞斯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就跑过去开门,但母亲伊丽莎白很快就吹灭蜡烛,拦住了他,自己上前把门打开,门口是两名戴着钢盔的士兵,他们站在门前,另一名士兵则躺在雪地上,像死去了一样。其中的一名用他们不懂的语言企图和他们沟通。然后,指着躺在雪地上的人说个不停。伊丽莎白意识到这是敌方的美国大兵!原来,这三个人是美军第8师第121步兵团的士兵,在满天风雪中与自己的部队走散了,他们一面躲避着德军的追击,一面寻找着己方的阵地,已经在森林整整徘徊了三天三夜,饥寒交迫,他们身上满是冻伤。其中一个美国大兵的大腿中弹,失血很多,能否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他们持有枪支,可以强入民宅,但是他们却礼貌地敲门,请求小木屋的主人能让他们留宿一夜。伊丽莎白虽然听不懂对方的话,但她能明白这几个美国大兵的意思。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听着美国士兵的恳求,沉默了一阵后,伊丽莎白打开了木门请他们进屋。她将那名伤兵安置到小弗瑞斯的床上,将床单撕开做成绷带,为这名伤兵包扎。她让儿子去弄来了一桶雪,为冻伤的士兵揉擦手脚,又让他去把那只大公鸡捉来杀了,另外,又多拿了6个土豆做起了圣诞晚宴。

    4、不久,在小木屋里便弥漫着烤鸡的香味。与此同时,伊丽莎白发现,她可以和另一位美国大兵用法语来交流,紧张的气氛立刻就缓和了下来。

    5、不一会儿,又传来一阵梆梆的敲门声。弗瑞斯心想,多半可能是其他迷路的美国大兵,便走去开了门,结果发现是4名德军士兵站在门口!弗瑞斯顿时僵在了那里。尽管是个孩子,但他也知道纳粹德国的规定,收留敌军者格杀勿论。伊丽莎白冷静地走过来对带队的德军下士说,“圣诞快乐!”这位德军下士说明了他们与自己部队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希望能借宿一晚。伊丽莎白回答说,“欢迎进来暖和身子,也欢迎和我们共享圣诞晚餐,不过,我们还有其他的客人,这些人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能容纳他们。”小木屋里被唤醒的春天德军下士马上警觉地追问,“里面什么人,是美国人吗?”伊丽莎白回答说“是”,并且说道,“今天是圣诞之夜,谁也不准在这里大动干戈,请将武器放在门外。”德军下士死盯了伊丽莎白一阵,放下武器,走进了小木屋。小木屋内的美国大兵也顿时紧张了起来,连忙掏枪。一名叫拉尔夫·布兰克的士兵已经亮出了手枪,准备射杀进门的德军,但伊丽莎白喝住了他们。她用法语说了同样的话,“今晚是平安夜,不准杀戮,把枪给我。”伊丽莎白从布兰克的手上收缴了他的手枪。然后,她安排狭路相逢的敌对双方的士兵坐在桌前,因为房子狭小,美、德双方的士兵不得不紧紧地挤在了一起,肢体碰触,气氛仍然紧张。他们彼此提防着,谁也吃不准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伊丽莎白则面带着微笑,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在忙来忙去准备圣诞晚餐。几分钟后,小木屋的温暖,食物的喷香,尤其是主人的热情,让对立的双方士兵那根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了下来。随后,美国大兵将自己的香烟掏出来,请德国士兵抽烟,德国士兵则从背包中拿出一瓶红酒和一块面包与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名德国兵看见受伤的美国大兵,走过去为他检查伤口,并用自己的急救包为他处理包扎枪伤。原来,这位德国士兵在几个月前还曾是海德堡一所医学院的学生。他能用英语与美国大兵交流。他告诉美国大兵说,因为天气寒冷,伤口没有感染,仅是失血太多,并没有生命之虞,休息和营养会使他恢复健康。此时,彼此的戒备已开始消失了。

    6、圣诞夜的晚餐被端上了桌,伊丽莎白开始做饭前的祈祷,她含着眼泪祷告说,“感谢主的恩典,让我们大家能在这场恐怖的战争中和平地共聚一室;在这个圣诞之夜,我们承诺:不分敌我,友好相处,分享这顿并不丰盛的圣诞晚餐;我们祈祷,尽早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让大家都能平安地回到自己的家乡。”

    7、话音未落,士兵们已是泪流满面,他们被伊丽莎白的祷告深深地打动,战场上结下的仇恨已经烟消云散了,在他们的心中,向往着家乡和亲人,充满着对和平的期待。用完晚餐之后已是午夜时分,大家走出了小木屋。此时,暴风雪已停,暗蓝色的天空群星闪烁。他们不约而同地仰望着星空,寻找那颗伯利恒之星。随后,曾经相互殊死厮杀的7名士兵,在一个屋檐下同床共眠,温暖舒适地度过了这个平安夜。第二天的早上,伊丽莎白给美国伤兵喂了鸡蛋汤;德国下士用地图告诉美国大兵他们阵地的所在地,并特意告诉他们不要去蒙夏镇;因为德军已重新占领了该地区,去那里等于自投罗网。德国兵还做了一副担架,给美国伤兵使用。双方的士兵再三地感谢了伊丽莎白和弗瑞斯之后,又相互握手告别,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去。

    8、德国士兵和美国士兵在伊丽莎白家度过了一生中最特别的圣诞节,他们分别时已经成为了彼此可以信赖的朋友。尽管战争距今已经结束了几十年,但他们彼此都没有忘记这段特殊的经历。1958年,弗瑞斯结婚并移民到夏威夷开了一家比萨饼店。在美国朋友的敦促下,他把这个经历写了出来,投稿给了《读者文摘》发表。多年来,弗瑞斯一直想能和这7名士兵重逢,但迟迟不能如愿。1995年,美国电视节目《未解之谜》栏目将他的故事制成了视频播出。不久,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镇一家养老院的一位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未解之谜》栏目的工作人员,他那儿的一名二战老兵多年来也在讲述同样的故事。很快,相隔50年后,弗瑞斯和拉尔夫再次见面了。二人紧紧相拥,喜极而泣,拉尔夫对弗瑞斯说,“是你的母亲,救了我们的命啊!”后来,弗瑞斯又联系上了另一名当年的美国大兵,但他未能找到当年的那四个德国士兵。弗瑞斯在2002年过世。同年,好莱坞出品了一部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影,片名叫做《寂静的夜》。美国总统里根曾引用了这个故事,来总结二战的经验和教训。他说,“善,一定会压倒恶,自由,一定会压倒极权!”事后,里根总统还表示这个故事要反复地讲,因为构建和平与和解的故事永远也听不够。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伊丽莎白是个普通的德国妇女,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她有勇气制止杀戮,保持人的尊严;显然,她的勇气是源于在她心中耶稣基督的博爱情怀,以及人性的恻隐之心,善善之心和恶恶之心;她的善心善行,超越了敌友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国家,唤醒了敌对双方士兵内心深处的人性;正是这永不泯灭的人性,才是珍贵和平的最后保障。

    5.12生肖的真实来历,12生肖最可怕的秘密

    1、我国古籍中记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相配合来纪年。

    2、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 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

    3、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

    4、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 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