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字的由来,相字的由来10字
1、相[相,读音作xiāng(ㄒㄧㄤ,亦可读作xiàng(ㄒㄧㄤˋ]。相姓,在全国人口约有16.2万,在各姓中排第320位,占全国人口的0.012%。夏朝有一个帝王叫相,他的后裔支庶子孙,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
2、另外一支相姓出自子姓,商王河亶甲居住在相地,后来又迁都他处,而仍然留居在相地的人,便以相作为姓氏。相荣是晋代的著名辞赋作家。相士芳是明朝文士,举为进士后当官,善诗文。
2.字的由来,汉字的由来50字小故事
1、最原始的自源文字大多是图画符号,即通过象物来表达。古代埃及文字中,也有几个图画符号来表达其音组合后对应事物的做法。苏美尔文字也经历过这个时期。
2、但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象形”与古西方文字的“象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事实上古埃及文字中绝大部分图画符号并非以形表意,而是表音符号。实质上类似于字母文字。
3、举个例子来说,在古埃及文字语法中,看起来像是各种鸟的符号,其实跟鸟无关,而是表示不同的的发音。所以所谓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拼音文字。
3.蚕字的由来,蚕字的演变过程及时间
1、蚕是形声字。从䖵,朁声。“蚕”简化为“蚕”当是讹变省变的结果,其变化的逻辑过程可以整理为两条线路:(1)由“蚕”省中间之“曰”作字形4,再省作“?”,此字上部二“旡”形讹变为二“天”形便成“蝅”;(2)由“蚕”讹变上部之二“旡”形为二“天”形作“蠺”,再省其中部之“曰”作“蝅”。
2、此两系殊途同归,都形成“蝅”字。 由“蝅”再省其上部二“天”为一“天”,最后便形成“蚕”。现以“蚕”为“蠺”的简体字,得到合法的地位。
3、“蚕”可认为从虫、天声,与“蠺”从朁声古音相近,故在造字理据上也可说通,可以认为是替换声符的异体字。 “蚕”是蚕蛾科和天蚕科昆虫的通称,能吐丝结茧。
4.竹字的由来?,竹字的演变过程图
1、竹字是象形字。甲骨文的“竹”字左右像两个竹枝,竹枝的下方各有三片竹叶。战国文字的“竹”字,竹叶符号由甲骨文的下方移到了竹竿形状的上方,形似两支并排的竹子。战国金文下面还多出两个小横,有人解释这两横为竹子整齐并排的样子,有人解释为泥土。小篆的形体只沿袭了金文的主要部件,即两个竹枝并排的形体。隶书以及楷书都进行了笔画的规整,但大致还能看出竹子的形体。
2、“竹”的本义顾名思义,即竹子。这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植物。从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来看:“竹,冬生艸(草)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竹”是一种能熬过严冬的植物。许慎认为“竹”的小篆体两边下垂的部分表示笋壳。
3、竹子在中国古代社会曾经发挥过很多作用。在纸被发明之前,竹简是重要的书写工具之一。成语“罄竹难书”中的“竹”即竹子、竹简。还有箫笛一类乐器,也用竹制,故“竹”有乐器、音乐义。竹子的外形高挑飘逸,内空外直,类同人的谦逊的品性,常常为古人颂扬,因此竹子常常同“君子”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梅兰竹菊”(四君子)、“竹林七贤”等说法。
5.蜀字的由来,蜀字的由来故事简短
1、蜀就是蚕,是因古蜀王蚕丛教民栽桑养蚕,使四川成为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
2、在于蜀是一种形态类似桑蚕的毒虫,因此有专家认为“蜀”极可能是商朝统治者对蜀地人的蔑视性称呼。学者们推断是商朝人最先发明使用“蜀”字,并且有多达二十多种写法。每一种写法上,都有一个大大的“目”字,意思是“纵目”。最早,“蜀”字下面没有“虫”,“虫”是后来加上去的,金文将它固定下来,直到汉隶才固定为现在的“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