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夏人口兵力,西夏人口及军队数量
1、西夏人口史无明确记载,兵力大约70万人。
2、人口。西夏人口史无记载,根据史书记载推定,人口数当是二百万至三百万左右。
3、兵力。西夏实行全民皆兵制度,西夏诸路驻兵五十余万,另有擒生十万,兴、灵之兵,精练者又二万五千,别副以兵七万为资赡,共约七十万。
2.春秋各国的人口兵力信息资料,春秋战国各国人口兵力变化
1、春秋时期(BC770~BC476缺乏关于人口方面的文献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我们提倡的是有一分资料说一分话,因此无法在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妄下结论。
2、据推算,春秋初期诸侯国和周边不属于周王朝诸侯体系的“蛮夷”政权(如楚、吴、越、庸、白狄、赤狄、陆浑戎、山戎、孤竹、义渠、百越、巴、蜀、百濮等共计大大小小上千个“国家”。这些国家或部落(部落联盟多数属于早期城邦或酋邦的性质,一般以很小的城镇(邑、都邑为中心,包括周边面积不大的农村,实行“国野制”,即将人口分为“国人”(国都和都邑内的人口,即城镇居民和“野人”(国都和都邑外的人口,即农村居民,主要是农奴和少数民族居民等被统治人口。
3、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是无法精确统计和计算的,直到战国时期(BC475~BC221各国陆续开始“编户齐民”后才有较精确可信的人口统计。如果按平均每个政权或部落人口2万左右来推算,那么春秋时期总人口应该在2000万上下。
4、目前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袁祖亮估算春秋时期总人口不超过1300万,战国时期人口才达到2000万的规模;②王育民估计战国时期总人口有2000万,反推过来春秋前期人口只有1000万,后期达到2000万,即春秋时期人口在1000万~2000万之间;③赵文林、谢淑君估计战国时期人口有3000万,即春秋中期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大关。
5、按比较可信的专著观点来看: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主张战国时期人口最高峰达到4500万,秦灭六国后人口应该超过4000万,那么按他计算的1%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反推,春秋时期人口应该在2000万~3000万之间;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地理概述》认为春秋战国时代人口应该是2000万或稍多,不过这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数据,春秋时期人口应该在2000万以下。因为目前国内学者对春秋时期总人口的估算范围在1000万~3000万之间,差异极大,所以目前只能采取2000万这样一个比较平均、也相对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数据。
6、至于各国人口,那根本无法计算,因为完全没有相关文献资料。在历史学领域,缺乏文献资料的部分就只能留下空白,不允许凭自己的想象来脑补。
3.西夏皇帝列表,西夏第一艳后照片
1、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夏景宗(李元昊--夏毅宗(李谅祚--夏惠宗(李秉常--夏崇宗(李乾顺--夏仁宗(李仁孝--夏桓宗(李纯祐--夏襄宗(李安全--夏神宗(李遵顼--夏献宗(李德旺--夏末主(李睍。
2、唐朝贞元中分振武朔方二节度置夏州节度使,治夏州,在今陕西横山县西北。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李思恭与鄜州(治今陕西富县)李孝昌同誓讨贼,唐僖宗以他为左武卫将军,权知夏绥银节度事。黄巢被平定后,李思恭封“夏国公”,拜夏州节度使,“夏”的国号即来源于此。
3、西夏建立后,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
4.西夏是现在哪里,金国是现在的哪个省
1、西夏疆域遍布宁夏、甘肃西北、青海东北、陕西北部以及内蒙古地区。
2、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3、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
4、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5、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5.西夏王陵简介,西夏王陵地宫内部照片
1、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2、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在中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它承接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
3、景区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0.9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