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下称《导则》)今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推荐了涉及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7大类别的40项绿色低碳行为,为测算、评估公民绿色行为的碳减排量提供了一把“标尺”。
这一团体标准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编制,是我国首个消费端碳减排量化标准。此前消费端一直存在着减排场景不清晰、减排标准不统一、减排量计算不科学等问题。
《导则》推荐了40项绿色低碳行为,并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比如,服装领域的绿色低碳行为包括旧衣回收、使用可持续原材料生产的衣被等;饮食领域包括减少一次性餐具、植物基肉类替代传统肉类、光盘行动、小份/半份餐食等;居住领域包括使用清洁能源、绿色节能产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生活垃圾分类等。
编制单位有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团体标准是对消费端行为碳减排量化团体标准的首次探索,填补了公民绿色行为碳减排量化评估标准的空白,有助于指导相关方对碳减排行为进行评估测算。
团体标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资料来源:中华环保联合会
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消费端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不容忽视。然而,消费端碳排放分散,涉及面广泛,取决于公众消费意愿和行为的选择。消费端减碳还有很多难题亟待突破。
截至目前,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已建立了第三方数字化绿色生活减碳计量平台“绿普惠云”,该平台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分散的消费端行为碳减排量化,并建立了商业、金融共同参与的碳普惠激励机制。
以泸州市“绿芽积分”为例,绿普惠云平台综合采集泸州市民多个维度绿色场景的减排行为,将其科学量化,形成一套集纳个人绿色生活的多维体系算法,进而建立泸州市个人、企业、政府三维一体的碳减排数字账本。
绿普惠云冬奥碳普惠项目,带动270余万人参与冬奥碳普惠活动,实现上亿次减排行为,累计碳减排近3万吨,实现了通过大型体育赛事推动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动的目标。截至4月22日,绿普惠云已量化并记录减排人数333万,减排次数1.08亿,减排量3.86万吨。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有了这一团体标准和绿普惠云平台,未来将为全国200多个省市提供碳普惠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