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中美建交时间是哪一年(为啥中美1979才建交)

中美建交时间是哪一年(为啥中美1979才建交)

更新时间:2022-05-20 14:47:05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周总理亲自去到了机场迎接。两人更是在飞机舷梯前进行了世纪性的握手,标志着中美正式破冰,两国关系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尼克松来到毛主席在中南海的书房会谈时,毛主席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两百克茶叶当成见面礼送给了尼克松,但不曾想到,尼克松竟然觉得这份茶叶数量太少,颇有微词。顿时间,使得会场的氛围变得有些尴尬。究竟毛主席为何会选择茶叶作为礼物?当时又是如何化解那尴尬的气氛的呢?

今天富贵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背后的故事。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点关注,这样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尼克松的访华国礼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苏联悍然对我国珍宝岛发起了进攻,随后我军进行了有力反击,将其击退。至此,中苏两国彻底撕破脸皮,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这也给中美关系的缓和带来了契机。到了七十年代的时候,苏联在世界各地进行了持续性的扩张。这就使得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一度处于劣势的地位,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了战略防御。

因此,中苏两国关系的持续走低,使得美国政府有点坐享渔翁之利的意思,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敌人。美国为了保住自身的国际地位,开始想尽方法拉拢中国。在尼克松眼中,如果可以将具有十亿人口的中国引进这场棋盘之中,那么就会改变美苏争霸的局面,从而来缓解自身面临的压力。

对于中国来说,自从和苏联关系开始有了裂隙以来,更是遭到了很多虎视眈眈的国家的威胁,此时和美国保持友好往来,对中国来说会带来有利的局势。因此,在双方的互相试探、努力之下,几经波折,终于确定了尼克松首次访华的时间。

按照两国领导见面的惯例,通常都会互送礼物以示好意。而之所以会像文章开头所说,尼克松对毛主席的礼物会有所不满。是因为此次前来,尼克松对于献给毛主席的见面礼可谓是煞费苦心。

为了使这次访华之旅能够有个完美的结果,也为了给中方留下不错的印象,尼克松在选礼物的时候的确是花费了心思。因为和中国相比,美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十分短暂,实在是没有什么悠久的文物。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尼克松决定将一件现代工艺品——瓷塑天鹅作为国礼。在美国的文化中,天鹅有着十分美好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纯洁、祝福,也象征着可以给中国的人民带去美好的希望和幸福。

这件工艺品是出自美国鸟禽类瓷器烧制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匠之手,刻画的是天鹅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景象,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各方面都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一共只有两件瓷塑天鹅,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如果说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件作品在从美国运往中国的途中,不小心受到了碰撞,天鹅翅膀上的羽毛被折断了,后来就用胶水重新黏在了一起。

当时尼克松来到中国之后,周总理代表主席专门在人民大会堂接过了这份礼物,并且尼克松对整个制作工程等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以及代表象征的各种美好愿景,使得中方人员感受到了美国此次前来的用心和诚意。

两国领导会面

2月21日,在尼克松抵达北京之后,来到了中南海书房,和毛主席进行会面。两人此次的谈话内容是非公开的,也没有允许任何的媒体一同前往。尼克松来到毛主席的书房之后,被意料之外的书房的样子吓到了。本来以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理所当然,书房应该是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但是不曾想到,竟然是十分狭小的空间,并且在这空间里堆满的都是书籍,有三面墙都被书架占满了位置,放眼望去满满当当都是书。

在这之外,还有一张硬板床放在房间的角落里,上面也只是铺着简易的铺盖和靠枕。这和尼克松想象中的国家领导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尼克松之前是有接触过国民党的,对于国民党官员的生活多多少少还是了解,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尼克松也突然明白了毛主席为什么最终可以领导着中国走向胜利。

在毛主席的身边,还有着一位护理人员。在看到尼克松的时候,毛主席在这位护理人员的搀扶下,缓缓站了起来。见到此景,尼克松才明白,毛主席并非是为了摆架子才不去到机场迎接,其心中的不满和怨气也稍稍平复了一些。此时的毛主席的确是病痛缠身,连行走都是十分困难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坚持见上尼克松一面,可见毛主席对于此次的会面也是尤其看重。同时也凸显了毛主席的诚意,令尼克松感动。

紧接着,毛主席紧紧地握住了尼克松的手,两人这才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在这期间,尼克松还注意到了毛主席的穿着。相比于尼克松而言,毛主席就显得十分朴素。虽然早就从基辛格的嘴里听说过毛主席一向生活节俭,但是如今亲眼看到还是感到十分震撼。只见毛主席穿着已经有些掉色的藏青色裤子,拖鞋更是都打了补丁,看到这里,尼克松内心不免有些动容。

随后,两人坐了下来进行了会谈,原本为了毛主席的身体考虑,因为在那段时间,毛主席经常会出现神经痛,按照计划应该只有十五分钟的会谈时间,但是两人在坐下来之后竟然聊了一个多小时。话题大多都是围绕着哲学问题展开讨论,虽然此时的毛主席身体已经有些虚弱,但是聊到自己喜欢的话题时,眼睛里还是流露出了智慧的光芒,甚至有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尼克松都不能理解,深感惭愧。

期间,尼克松还向毛主席展示了此次访问带来的天鹅瓷器,毛主席表示十分喜欢,同样也感受到了尼克松此次前来的诚意。中华民族向来都是讲究礼尚往来,既然收了别人的礼物,毛主席肯定也会回赠些什么作为国礼。在毛主席回赠的礼物中,其中就包括四两茶叶。尼克松看见和自己的礼物相比,四两茶叶的数量实在是太少,脸上不免流露出了一些不满。

在外交这个无声的战场上身经百战的周总理在第一时间就洞察到了尼克松的心思,于是便笑着说道:“主席这可是送了您半壁江山啊。”尼克松一听,脸色一变,顿时便心生好奇,想要听听此话怎讲。

毛主席礼物的背后

原来,毛主席送的茶叶不是普通的茶叶,而是武夷山大红袍。这种茶叶是来源于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母树,母树在世界上可是只有三棵因为数量稀少,生长的位置又是十分陡峭,难以采摘,所以每年产生茶叶的量是少之又少,一年仅仅只能够产出500克的大红袍茶叶,这种茶叶喝起来也是味道醇厚,堪称是殿堂级别的珍品。而毛主席一出手就是400克,直接将其送给了尼克松,那可不就是将中国顶级茶叶的“半壁江山”都送出去了吗?

这样解释完,尼克松瞬间感觉到了自己手中茶叶的分量,甚至为了自己刚刚的失礼表示了歉意。不得不说,周总理不愧是外交高手,机智的化解了尴尬。

事实上,毛主席之所以会选择大红袍茶叶作为国礼相送,并不是因为其数量极其稀少。而送礼也绝不是简单地在于礼物的数量多少、价值高低等等,而在于这件礼物能否代表一定的意义,在受礼人那里是否能够有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更何况是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中国,想要送上一件稀奇宝物,那肯定不会是什么难事?究竟毛主席为什么会选择武夷山大红袍呢?

那就要从这武夷山大红袍和中美之间早期的交流说起了,有着不少的渊源。1773年,为了表示对英国实行的茶税法律的抗议,有一行北美十三殖民地的居民,打扮成了印第安人的样子来到了波士顿港口,并且登上了停靠在波士顿港口的英国商船。他们砸开了船上的木箱,在短短的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将船上用瓷器和漆器密闭密封的茶叶悉数倒进了大西洋中,这批茶叶的金额共计达到了18000英镑,这也成为了后来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据后来《茶叶全书》记载,当时被倒进大西洋中的茶叶就是武夷红茶。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武夷红茶也算是见证了美国反抗英国,走向独立的过程。在后来美国建国之后,武夷大红袍又一跃成为了中美两国早期交流的桥梁。

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满载了一大批的货物从美国驶向中国,在历时六个月之后,终于将美国货物运到中国。随后又在中国本土购买了包括2460担红茶在内的大批量的货物,由皇后号重新运载着去到了美国各地。

熟读史书的毛主席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十分清楚,因此,在波士顿倒茶事件的两百年后,毛主席再一次将茶叶作为了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的一件纪念礼物。中美两国关系几经周折,终于迎来了当下的局面,对毛主席来说,武夷山大红袍可以说是一件在合适不过的礼物了。不仅如此,除了茶叶之外,毛主席还当场挥墨,写了三副条幅送给了尼克松。

分别写有的是“老头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当时美方并没有参透毛主席送的这三副书法的意思,后来有人猜测,毛主席这是用这三副条幅来隐喻了中美之间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不得不说,熟读史书,博览群书才可以跟得上毛主席的思想步伐。

当然,毛主席和尼克松互送礼物只不过是尼克松此次访华中间的一次小插曲。在尼克松在华的几天时间中,在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地方,还有着数件像这样的事情,都凭借着毛主席和周总理这样老一辈领导人卓越的智慧和控场能力,来机智的化解了,使得最后有了完美的会谈结果。使得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等中方稳健的行事风格在这场会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时,虽然中美双方都想着可以保持友好往来,但在实际问题中,两国之间就台湾问题、越南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现实的实际问题也绝不是能够在谈判桌上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如何完善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双方共同面临的棘手难题。

对此,毛主席和周总理秉持着中国千年来纵横捭阖的战略思想,本着不计较一城一池得失,以为寻求两国共同利益为目的出发。决定先同美国携手解决大问题,将小问题先暂时的搁置。为此,在会谈中毛主席对尼克松说到,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毛主席的一番针对性的发言,才有了后来双方正式发布的上海公报。

在公报中,中美双方承认了彼此之间的分歧,但也较双方达成的共识进行了阐释。并且美国首次对外宣称一个中国原则,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此次的公报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尼克松此次访华之旅,打开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新局面,使得新中国打破了外交僵局,顺利地陆续和其他国家完成建交,彻底的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而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成果,和毛主席、周总理等一辈领导人的足智多谋、远见卓识是离不开关系的。

本期视频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也可以给富贵点点关注,感谢您的观看,咱们下期再见。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