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中国有多少穆斯林

中国有多少穆斯林

更新时间:2022-04-29 08:53:35

提示:这么多的人凭土耳其人的“认祖”,就能听土耳其的?答案当然是:不会的。事实也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早就将这背后的意图说了个清楚明白——不过是拿他们当“武器”而已。所以,“认祖”不过是由头,拿别人当“武器”才是背后的真实意图,如同阴谋。而辩明了历史,也就将阴谋揭穿了。


理不辩不明,历史也一样。

今天,我们的学者给了这样一个大致的定义: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也是中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

我,不能说这个定义有问题,但至少它不能使人将作为“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与“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的突厥分得十分清楚。什么是“民族集团统称”,什么又是“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这两个名称是非常清楚的,所谓“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是指真正的突厥人,也就是建立突厥汗国的那一支人,也就是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而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建立的突厥汗国管理了众多的民族与人群,也就是所谓的“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了。

有些问题分清它,需要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分清“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与“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的突厥也需要这种方式,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是正牌突厥,除了他们之外,突厥汗国管理的众多的民族与人群应该都是冒牌突厥。若与近现代结合,冒牌突厥也就是被土耳其人不但提及并以其为祖的泛突厥。

阿史那、阿史德都是古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但作为部落,它们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阿史那意为 “高贵的狼”,也具有“蓝色”之意,因此被称为 “蓝突厥”,蓝色并不是指有蓝色的眼睛,而是指最高天神 “腾格里”,象征对突厥的最高统治权;阿史德氏为历代可敦(可汗的正妻)所出,与阿史那氏历代联姻。突厥汗国建立以后,此族亦多任显爵。后分化为阿史德氏、拔延阿史德氏、剌阿史德氏等不同分支。

虽然都是姓氏,但阿史那、阿史德之间的区别很大,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说法来区别他们会很清楚,即阿史那属于皇帝(可汗)的那一支人,而阿史德则属于皇后(可敦)的那一支人,是皇族与贵族的区别,是皇后与妃子的区别,是公主与郡主的区别,是皇帝与皇帝的亲戚或者说是皇亲国戚的区别。不仅不在一个层次上,而且,部落的来源也有所不同。

阿史德始祖是北海丁零,但阿史那就不一定了。阿史德通过与阿史那联姻,成为古突厥统治家族的贵族,它的祖先来源于丁零人是一定的,与阿史那部落来源的不一定混杂在一起,直接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对于古突厥统治家族起源的不同说法。

归纳起来有5种:匈奴别种说;漠北索国说;海神胤裔说;平凉杂胡说;高昌北山说。分别来自《北史》《周书》《酉阳杂俎》《隋书》等。漠北索国在匈奴之北,海神胤裔是纯粹的神话故事,平凉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一带,高昌北山就是今天的阿尔泰山。

虽然有着不同的地域,但有一个传说在古突厥统治家族起源中被叫得十分响亮,即: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10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这个传说来自于《周书》,它可以让人们肯定这样一个事实,即:突厥这个词是540年开始在中国史册出现,而突厥汗国建立的时间为552年,540年出现在中国的史籍里,不等于此前突厥这个词就没有,但552年突厥汗国建立却是一定的,换句话说,就是阿史那部落是到达阿尔泰山一带与当地其他部落,尤其是阿史德部落,才由一个部落变成了前文中提到的“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并逐步发展壮大,建立了突厥汗国,管理起了古代中国北方草原上众多的不是突厥的民族,并最终让他们成了“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

在《周书》的传说中,狼照顾突厥的小男孩,并使其后代繁衍壮大成为一个民族,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很不幸,这一点却得到了中国古人甚至一些当代人的普遍认同,认为突厥人是崇拜狼的。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过很多论述,在这里不必细说,仅取其核心,那就是,人们必须认识到狼是怎么来的——通俗地说,狼是狗变的,现代科学也证实了这一点,而现代科学也同样证实了狗起源于中国中原及南方地区,之后扩散至全世界的。如果水稻起源于中国传播至全世界一样。所以,我一直以为突厥的崇拜的不是狼,而是狗。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古突厥统治家族起源的不同说法中,平凉杂胡说是最为靠谱的。

为什么?还是因为狗。众所周知的是,平凉之名始于376 年,前秦大帝苻坚在长安的西门户阴槃(今平凉)发兵十三万进攻前凉,致使前凉灭亡。之后以平凉之名置郡,取名“平定凉国”之意。而比这更悠远的历史是,夏朝,平凉为獯鬻戎狄居地。境内陇山以东为獯鬻居地,以西为昆夷居地。至西周,辖境属周人和猃狁之地。至春秋,辖境为乌氏与义渠戎国属地。而不管是獯鬻、昆夷、猃狁还是乌氏、义渠戎,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一个被蔑称的名字——犬戎。

为什么会被叫做犬戎呢?蔑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人不接受中原的文明礼仪和管辖,与中原为敌;二是因为他们基本不会耕种,属于游牧的生活状态,喜欢养狗,甚至在传说中,他们还属于皇帝的警备部队,也便以西戎、犬戎为之命名了。这里,不说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却很显然地与古突厥统治家族崇拜“狼”(狗)的说法联系在了一起。也许从甘肃平凉到新疆阿尔泰就是阿史那部落迁徙的路线。

现代考古也证明了这一点:2012年时,在俄罗斯与蒙古、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交界地区的乌科克高原,一处永久冰冻的墓地里,人们发现了一具距今约有2500年的女尸体,称为冰尸。冰尸的身上还有一副图样复杂的纹身,主要图案是一只鹿,和1957年在陕西省神木县纳林高兔村,一处战国时期匈奴贵族的墓地出土的鹿形金怪兽完全相同。这就说明2500年前,陇东、陕北与新疆阿尔泰及其以远地方就有人种与部落的迁徙存在,甚至因为这条迁徙路线的存在古突厥统治家族崇拜“狼”(狗)的说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历史是可以让人推断的,何况还有这么多文字与考古的佐证。所以,我的看法是:古突厥统治家族阿史那部落是从甘肃平凉一带,迁入阿尔泰山一带的,狗、犬、狼以及鹿形金怪兽完全和冰尸文身,就是他们带在身上的来自陇东、陕北一带的文化符号。至于《周书》中说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即古突厥还有戴高帽子的习俗,则是他们与阿史德部落以及当地其他部落融合的结果。

这样一来,我们就将“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的突厥和“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或者说“正牌突厥”与“冒牌突厥”分清了,即“正牌突厥”陇东、陕北一带迁入阿尔泰山一带,最初,他们喜欢养狗,以狗为友,到了阿尔泰山他们学会了戴高帽子,并与阿史德等当地部落融合,逐渐发迹,建立了突厥汗国,管理起了古代中国北方草原上众多的形形色色的部落与人群,进而让那些人成了一个“民族集团”,而他们始终都是这个“集团”的董事长,一直保持着自身血统的纯正性,乃至消失。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有过这样的经历:630年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657年西突厥为唐所灭。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原东突厥叛国,建立后突厥。695年,后突厥投降并归属武周,武则天封其可汗为“归国公”,并授予大周左卫大将军一职,协从武周作战。后来复叛国,直到745年唐与回鹘联军攻灭后突厥汗国,东突厥诸部或者在战争中消亡,或者融入回鹘,或者融入唐朝。而“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的突厥,即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则在只有数百户的时候,消失在了中国的新疆,去向至今是谜。

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也在中亚地区活跃。突骑施在防止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扩张起了重大作用,葛逻禄在唐末以后的中亚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回鹘建立喀拉汗王朝。在这之前,“民族集团统称”的突厥,包括“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的突厥,都不信伊斯兰教,阿史那部落、阿史德部落不知去向,在突厥“民族集团统称”冒牌突厥在其后被迫改宗伊斯兰教。

历史的关键点是,后突厥灭亡以后,突厥一词逐渐少见于中国史册。几个世纪以后,到了中国的明朝,因为朱棣迁都北京,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天下大治,形成了“远迈汉唐”、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西方的传教士来中国也多了起来。这些人来中国闲着没事儿干,就琢磨起了中国的历史——不是说匈奴人和突厥人都被你们打跑了吗,但他们跑到哪里去了呢?

琢磨来去,这些人决定研究研究这段历史,匈人阿提拉席卷欧洲,让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西迁”的突厥人被直截了当地安在了土耳其人的头上。这些人想为中国这两个消亡的民族续写历史,翻遍了中国史书,但搞着搞着就搞不下去了,原因是他们发现匈奴人和突厥人都是黄种人,但阿提拉却是白种人,而土耳其人也不太像黄种人,大约属于黄白混合的人种。所以,这个工作很没趣也十分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搁置了、流产了。

又过了几个世纪,到了近现代,中国到了晚清的时候,有个土耳其人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这个人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统治时期长达33年,经历了奥斯曼帝国及国际社会充满了诸多政治和举措的变化,见证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以及其他一些在当代伊斯兰世界仍然存在势力集团的兴起。当然也经历了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对南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使奥斯曼帝国失去了绝大部分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和属地。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却是一个天生的梦想家,在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后并不甘心,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地抓住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匈奴人和突厥人。他说:“中国拥有的穆斯林多达七千万,足以作为一个与西方世界抗衡的政治武器,向世界展示哈里发激进主义的政治力量。”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当时并没有七千万穆斯林,也不可能成为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所谓的“政治武器”,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还是派了一个“劝告团”来到北京“寻根问祖”地办事儿来了。

当时,中国承受着八国联军的入侵,“劝告团”到来时因慈禧和光绪弃京出逃,被几位清廷官员敷衍了敷衍,打发走了。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却对此事念念不忘了起来,1901年,他让一个叫哈森的人领队,率“代表团”再次来中国,还以哈里发的名义“命令”中国境内的穆斯林团结起来,作为他与西方世界抗衡的“武器”。结果是,清廷对哈森率领的“代表团”不予理睬,哈森怕啥等人怕回去交不了差,干脆就住在中国不走了。据说,后来还在中国建立了一座清真寺。

自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而始,土耳其人就“惦记”上了中国的这段历史,甚至不管是匈奴人还是突厥人,只要是骑马的、带刀的、出现在中亚历史上的这类形象之人,他们都认其为祖宗。因为土耳其人认为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大多是历史上受突厥人统治或者突厥化的其他民族,或者说是突厥“民族集团统称”的后裔向西移动线路上看到的所有人,主要包括土耳其人、土库曼人、哈萨克人、鞑靼人(塔塔尔人)、雅库特人、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撒拉尔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等。

这么多的人凭土耳其人的“认祖”,就能听土耳其的?答案当然是:不会的。事实也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早就将这背后的意图说了个清楚明白——不过是拿他们当“武器”而已。所以,“认祖”不过是由头,拿别人当“武器”才是背后的真实意图,如同阴谋。而辩明了历史,也就将阴谋揭穿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