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州区金堆镇地处秦岭东段的华山山地,在秦岭生态系统下,主要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所以这里的山林野生动物资源相对丰富。
近日就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华州区金堆镇山林中发现了一头山驴子,当时它正待在岩石下一动也不动,见到有人也没有跑开。工作人员仔细一看,原来它正在下崽,为了不打扰它,人们没有再靠近,而是向最近的林场报告了这一情况。
大约几个小时后,山驴子顺利产下幼崽,便带着幼崽慢慢走入密林区,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头有尖角,脖有鬃毛,似羊非羊小时候我们多多少少都有听大人们讲过山驴子,它们曾经分布范围很广,后来在山林中一度难寻,而今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动物保护工作的成效逐渐显现,它们又开始渐渐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山驴子”是民间对鬣羚的称呼,也有些地方称其为“明鬃羊”或者“岩驴”。从它的这些名字上,大致可以勾勒出它的形象特征。
山驴子的角像鹿,脸部像羊,蹄子像牛,耳尾像驴,可以说是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因此它跟麋鹿一样,也有“四不像”的外号。
山驴子是牛科动物,外形大体上跟山羊比较接近,但却比山羊大。它身上的毛发以黑褐色为主,其间夹杂着灰褐色的毛发,稀疏而粗硬。比较显眼的位置是脖子,上面有长长的鬃毛,呈白色。
一般情况下,牛科里面的物种,雌雄两态明显,雄兽一般长有兽角,而雌兽无兽角或者不明显,但山驴子却是个例外,无论是雄兽还是雌兽,头上两耳之间,都长有尖尖的兽角。角的基部粗壮,尖端变细,略微有弧度,角尖斜向下方。
爱吃蘑菇爱舔盐,行动能力极强山驴子要跟“山混子”区分开来,前者是真真切切存在的生物,而后者虚无缥缈,是民间故事里的未知生物。
山驴子是一种食草动物,它主要栖息在海拔1000-4000米的山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里,偏爱崎岖陡峭的山坡,以各种杂草、青草、树木嫩枝等植物为食。
山驴子最爱吃的“零食”有两种,一是山间的一些真菌类,即各种蘑菇;二是岩石表面或者盐渍地的一些矿物盐。
动物界里的攀登高手,并不是一些灵活的捕食者,而是一些有蹄类动物,比如岩羊、盘羊等。
山驴子也是一种行动能力极强的动物,它的攀登能力并不比岩羊差,无论是在山间乱石地带,还是陡峭的岩壁地区,抑或是裸露的悬崖地区,它都能轻松攀援上去。
高超的攀援能力,也使得山驴子在获取“盐分”这个小零食时,更加地得心应手,就算是悬崖峭壁上的盐碱,它也登上去舔舐。
性情机警,神出鬼没山驴子性情机警,冬天一般在森林里面活动,而到了夏天,则开始往更高海拔的峭壁区移动。
它们神出鬼没,日常活动会主动回避人类,这也是即便某一地区的种群数量并不低,但人们也极少目击它们的缘故。
它们的听觉能力很强,能听到一些细微的响动,即便人们有意去寻找它们,可往往还没有接近,就被它们率先发觉,加上它们有着极强的行动能力,瞬间就能逃之夭夭。
一般来说,多数有蹄类动物都是社会性较强的物种,喜营群居生活,而山驴子却喜欢单独或呈小群活动,并不喜欢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由于山驴子体型庞大,成年之后能达到85-140千克,所以在过去,它们的天敌主要就是老虎和豹子,以及豺群偶尔能捕食。
而今我国山林里面普遍缺乏大型食肉动物,华南虎更是野外灭绝,所以就全国的栖息地而言,山驴子的主要天敌,就只有豹子了。秦岭地区,就生活着华北豹。
你知道吗?其实山驴子还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外号,那就是“天马”。神话故事中的天马,具有腾云驾雾的能力,我国古籍《黄山志》里面也有对天马的描述,相传古代黄山等地区,常有天马出没,它们飞腾天都莲花诸峰,须萸跃过数十峰。
学者们通常将鬣羚,也就是山驴子认为是天马的原型。设想一下:山间云雾缭绕,几头山驴子飞驰而过,这场面,不正如腾云驾雾一般吗?
山驴子也是我国的国宝,在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它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曾经被大量猎杀,如今种群数量逐渐在恢复,在多地,都有关于它们的的目击事件。
比如2019年8月,云南景东县一农户家,就闯入了一头山驴子;2017年6月,隆德高速公路上,不少车主也目击到了一头山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