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文化体制机制是什么(文化体制机制)

文化体制机制是什么(文化体制机制)

更新时间:2022-04-25 04:01:31

作者 付治钦 中共文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城乡文化普惠共享。

建立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一是推动共建共享,解决资源闲置问题。针对自身选址难、资金缺乏等现状,合并农民素质网络培训学校和农家书屋。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 X”建设模式融合为“5 X”。推动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开展主题性和常态化阅读活动,提高书屋使用效能,拓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加大阅读推广激励力度,促进乡村阅读深入开展。改进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评审制定工作,探索“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加大农民群众自主选书比例,组织出版单位和农家书屋有效对接,增加数字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每个文化服务中心都建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棋牌室、多功能厅、文化体育活动广场等5个基础设施。二是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推进服务保障均等化。按照“八个一”标准完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配套设施,做到每个文化服务中心配有1个文化活动广场、1间文化活动室、1座简易戏台、1个宣传栏、1套文化器材、1套广播器材、1套体育健身器材、1块牌匾标识。目前,全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一方面,打造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地面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基层文化广场建设等公共服务工程,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另一方面,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文山州“三馆一站一中心”县乡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面向社会实现免费开放。

加强“四大工程”建设,实现文化惠民多样化。一是推进“文化带动”“文化下乡”“文化服务”工程实施。提高基层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的知晓度和参与积极性,扩大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围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挖掘公共文化机构特色资源,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形成各类文化企业共同参与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局面。二是推进文艺队伍建设工作。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公益性演出,同时,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的教育培训,制定专职文化队、农村业余文艺骨干、非遗传承人3类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公益培训和宣讲,充分发挥群众文艺辅导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惠民公益性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三是落实精品文化创建工程。挖掘公共文化特色资源,加强文创产品研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文化产品,健全文化创作体制机制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激励机制。文山州全力打造文山三七文化、坡芽文化、句町文化、铜鼓文化、老山红色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名片。四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程。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设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打造非遗精品文化等,利用优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创产品,鼓励网络文化运营商开发更多低收费业务,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展示非遗文化产品,以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示范点为依托,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传承示范作用,调动传承人和基层群众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对重点区域的整体性保护。目前,马关县壮族版画被列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非遗旅游线路被纳入云南省十条非遗旅游线路,麻栗坡县大王岩岩画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突出抓好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一是谋划乡村文旅特色项目。抓好文化旅游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依靠文旅产业的重点项目带动全州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丘北县普者黑5A级景区、富宁县架街天湖壮景生态旅游区、麻栗坡县英雄老山圣地旅游区、句町王城等211个文旅特色项目,助推乡村文化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有效融合。二是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方便游客的旅游观光为旅游产业的新一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持续推进砚山听湖环湖路、普炭一级路砚山段沿线万亩桃林和高原特色农业观光廊道等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三是扶持乡村特色文旅产业发展。以打造特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为抓手,依托乡村自然风光、民间文化艺术、乡土民俗风情等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的乡村旅游,引导农村群众走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 苏宇箫 实习生 宋健)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