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观看时象。在科技不够发达的古代,古人们要想看得更远,获知到更多信息,通常都会站在地势高处将四面八方的景象纳入眼底。在贵阳主城区观风山上就有一处曾经的观风台,曾是历史上贵阳古八景中的“风台踏草”,也是传说中的诸葛亮南征时曾驻兵的观象台,还是明末权臣马士英的祖坟所在。在这里,或许还有其他一些精彩的故事等待后人去发掘。
南明河畔观风山
观风山在南明河畔。
从贵阳市第十八中学大门处往省委方向走,很快就能看到开出的小路口,蜿蜒向上的小道,连通杂乱分布的民房,而在入口位置,绿色植物掩盖处有一块石碑: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观风台,一九八三年九月三日公布。石碑在路口角落,爬山虎爬满,不太显眼。
(观风山上的长廊。)
顺着石碑处的道路一路往上,在各种路口尝试后,并不能登上观风台。附近住户告诉记者,现在这边上山的入口已经被封了,要上观风台必须从另一条路进。
折回从西湖路派出所所在处往内走,不远处就看到有“观风路”的路牌,上山的石阶就在眼前。观风山并不高,径直向上的台阶走不远,就是山腰上的一处平台,不少市民在此健身练嗓。
从山腰平台沿着石阶上到山顶,只需要不到十分钟,而整个观风山走下来也不过半个多小时。和黔灵山的连绵不绝相比,观风山算是个小而精致的山。
观风山上观风台
现在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小山,却在贵阳历史上却是有名的。
(观风山,贵阳八大景之一。)
观风山最顶处中心位置,现在有一处仿古建筑,圆形拱门造成隔景效果,婉转长亭供人休息纳凉,大气方亭在绿林深处颇有气势,四下里树林茂密,杂草丛生。
虽然现在观风山上被树木遮住视线,但曾经这里是因视线好而成为古人观景观象的好去处。这里的长亭长廊,最早是在400多年前就有的。
(观风台列入文物保护。)
据《康熙贵州省通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贵州巡抚毕三才建亭其上,后《黔记》作者郭子章题名为“观风台”。据如今能够查到的包括南明区政府网站在内多处资料显示,毕三才为观风台写了碑记,记录建观风台以及命名的过程:“百日而台岿然落成。时甲辰二月三日,余邀中承郭公(郭子章)偕往以观。是日也,云蒸霞蔚,日丽风恬,登空中楼阁,芙蓉四面,环带三溪,东壁帐屏,西清卓笔。郭公憬然曰:‘兹其观风问俗之一奇观乎’,因额其台曰观风。”
风台踏草古八景
四百多年前,观风台居高临下,视野绝佳。明代初建,清初观风台还成了贵阳古八景之一。
观风山上市民最集中的位置,有一块比较醒目的指路碑,就有明显的“贵阳古八景”的标签,在山顶长亭则另有一碑标明,这里就是“贵阳古八景风台踏草”。
(观风山的石梯。)
据《康熙通志》记载,清朝初年贵阳就有八处风景名胜,即“贵阳八景”,其中包括“贵山耸秀”、“富水翔鳞”、“鳌矶浮玉”、“风台踏草”、“栖霞上月”、“南峰脱颖”、“龙洞钟声”。也就是说,今天知者甚少的观风台在清初和甲秀楼浮玉桥齐名。
“风台踏草”,坐落在南明河河湾东岸,登台可以饱览南明河两岸的景色。登上观风台,踏着茂密丛生的杂草,看一看贵阳城的城市风景,早就成了古代贵阳人的习惯之一,有不少文人就留下了观风台相关诗句。
阮仲明曾写下联语:“河上此高台,拯救谈兵,汉武乡驻师而还,尘世金戈伤往事;曲中闻折柳,斜阳满树,鄂文襄凯歌之后,谁家玉笛暗飞声”。
诗人杨文照曾作《雨后游观风台》一诗,“乱草碧如烟,晴光落眼前。寺门缘路转,河势抱山圆。密树多藏雨,新秧半插田。断霞飞一缕,脉脉上遥天”。
因为观风台盛名在外,还影响了贵阳的一些地名。据贵阳历史研究爱好者周诗若老先生介绍,今日的观水路地名来源就和观风台有关系。“这条路是连接观风台和水口寺,因此命名为观水路”。
诸葛南征 马家祖坟?
除了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风台踏草及其地名历史,和观风台相关联的还有一些传说。
(观风台。)
因古时观风问俗与观察气象相似,观风台又称观象台。观风问俗,通过微弱的风来得到准确的分析,在民间认知里,中国古代最具备这种能力的莫过于诸葛亮。所以,关于观风台的传说和诸葛亮相关。相传诸葛亮南征时,大将马忠曾驻兵山上,以观天象,测风云。而有一些民间说法,则是直接将在此观风问俗的人说成是诸葛亮本人。
(市民在观风山上早锻炼。)
诸葛亮是否遣将驻兵于此尚未可知。但关于观风台和另一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却有多处佐证。
民国《贵州通志》记载:马云龙(马士英祖父)之墓在贵阳府城南观风台侧,马士英还曾到此祭拜。
马士英,明末大臣,南明弘光王朝首辅,人称“马阁老”。后在抵抗清军侵略中壮烈殉国。因与东林党恩怨历史形象不佳,但后来渐渐被历史学家正名。身为贵阳人,在贵阳留下了诸多相关遗迹:黔灵西路马家巷(本报记忆版曾报道),白云麦架镇的马家寺,还有附近的马墓村。而观风山也因为曾葬有马士英祖辈而有名。
民国17年(1928年),观风台上建无线电台,观风山麓为住宅区,后修公路围绕。经过多次修整,山上坟墓多已迁走,相传的明代马家祖坟,如今亦难寻踪。
历史和传说,都隐藏在观风山如今茂密的树林中。
(文/本报记者 白凤 图/特约记者 吴东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