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顺丰得多久(顺丰有一个小时到达吗)

顺丰得多久(顺丰有一个小时到达吗)

更新时间:2022-04-12 05:07:46

文章来源:财经锐眼

导读: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大股东减持套现,对上市公司都不是好消息。最近,民营快递巨头顺丰也遭遇了减持烦恼。

大股东集体减持

4月3日晚间,顺丰控股(002352.SZ)公告称,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元禾顺风、顺达丰润、嘉强顺风和监事刘冀鲁拟减持公司股票,合计减持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7.9%

目前,元禾顺风、顺达丰润、嘉强顺风、刘冀鲁分别持有顺丰控股5.65%、8.33%、5%、2.054%的股份。按顺丰当天37.3元的收盘价估算,7.9%股份所对应的市值约为130亿元

据悉,元禾顺风和嘉强顺风是投资机构,在2013年9月投资顺丰;顺达丰润是顺丰的员工持股平台;刘冀鲁为顺丰借壳方鼎泰新材的发起人股东,他们的减持理由都是“资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上述股东首次减持。2018年2月2日至2019年3月20日,嘉强顺风累计减持顺丰无限售流通股45,721,25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3%,套现约7.22亿元

顺丰表示,本次减持计划存在减持时间、数量、价格的不确定性,也存在是否按期实施完成的不确定性,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不难看出,顺丰在努力寻求“软着陆”,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买账。4月4日开盘,受大股东集体减持的利空冲击,顺丰股价一度跌超5%,截至收盘报36.03元,全天下跌3.4%。

把时间拉长看,顺丰股价已经从上市初期的历史最高价73.16元,下滑至2019年年初的历史新低29.85元,缩水一倍多;公司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3200多亿元,骤降至1600亿元

遥想借壳上市当年,凭借对顺丰的绝对控制,王卫身家随着顺丰股价扶摇直上。当顺丰成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时,王卫也晋升资本市场新贵,甚至一度超越马云、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

如今,顺丰股价砍掉一半多,王卫的身价也同步下滑。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显示,王卫的身家缩水至141亿美元,较最高点减少近千亿元人民币

王卫在富豪榜排名 图片来源:福布斯

上市后首次净利下滑

大股东集体减持,外界将顺丰2018年年报认定为“罪魁祸首”,这是顺丰上市以来首份净利润下滑的年报。

顺丰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909.43亿元,同比增长27.6%;归母净利润45.56亿元,同比下降4.5%;扣非净利润34.84亿元,同比下滑5.92%

同一时期,同为快递公司的申通(002468.SZ)、中通(ZTO)、韵达(002120.SZ)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7.46%、30.1%、67.3%。

尤其是赴美上市的中通,2018年营收为176亿元,还不及顺丰的20%,但净利润却高达42亿元,与顺丰差距逐渐收窄。

中通赴美上市 图片来源:投资中国网

顺丰的业务增速也出现乏力。2018年顺丰业务量为38.7亿件,同比增长27.6%;而申通、中通、韵达的同期业务量分别为51亿件、85.2亿件、69.8亿件,同比增幅分别为34.42%、34.8%、38.48%。

此外,今年3月11日,阿里巴巴(BABA)豪掷46.6亿元入股申通。至此,阿里已经实现对圆通、中通、申通的资本布局,再加上一个百世汇通,快递行业的“四通”全部归于阿里阵营。

而顺丰与阿里旗下物流平台菜鸟关系交恶。2017年六一儿童节当天,顺丰与菜鸟在网络世界彻底“撕破脸”,二者都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为由,向对方采取针对性措施。

此事在快递行业掀起轩然大波,多家快递公司分别站队,连京东(JD)、腾讯(00700.HK)等互联网巨头也牵涉其中,后来国家邮政局出面调停,总算将事情压了下去。

顺丰与菜鸟决裂 图片来源:快科技

自此以后,顺丰丢掉了阿里系订单,菜鸟也失去了顺丰物流数据。这个结局,很难说双方谁更胜一筹,但事件的深远影响逐渐对顺丰不利。

淘宝每年的“双十一”盛宴,不仅会惊动各大电商平台,也是快递行业翘首以待的大日子。顺丰与菜鸟决裂后,阿里还有“四通”,顺丰却不一样。

2018年,顺丰营收同比增速出现断崖式下跌:Q1同比增长65%,Q2同比增长37%,Q3同比增长24%,Q4同比减少3.2%,在其他快递公司为“双十一”忙碌时,顺丰遭遇滑铁卢

顺丰近两年营收情况 图片来源:虎嗅网

国内外跑马圈地忙

针对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顺丰称是成本上涨影响、公司对新业务进行了开拓性投入,以及扩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务所致。

其中,顺丰新业务主要包括快运业务、冷运及医药业务、同城即时物流业务及国际业务等方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递行业亦然。曾经以“快”取胜的顺丰,也在追求速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整个2018年,顺丰都在不断对同行业公司发起并购,用“买买买”的方式,将商业版图从国内延伸至海外

2018年3月,顺丰17亿元收购广东新邦物流,发力重货快运业务;

2018年4月,顺丰投资1亿美元,参与到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新一轮融资当中,加码国际业务;

2018年8月,顺丰先后与美国夏晖集团、招商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合作,积极布局冷链、海运以及铁路运输业务;

2018年10月,顺丰以55亿元现金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HL)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业务。

顺丰豪掷千金“买买买”,离不开巨额资金的支持。上市至今,顺丰开始在资本市场积极融资。

2017年借壳上市之初,顺丰通过定增募集资金净额达78.22亿元;同年6月发行了20亿元的公司债券。

进入2018年,顺丰全资子公司SF Holding Investment Limited在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券;子公司泰森控股也分别发行14.7亿元的公司债券、1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和10亿元的中期票据。

2019年1月,顺丰又披露了160亿元融资产品的发行计划。一面急速扩张并购,一面密集融资补血,就是顺丰上市以来的真实写照。

好在新业务有了起色,顺丰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新业务收入达171.88亿元,同比增长75.93%,总体营收占比由上年的13.71%提升至18.90%,对公司营收贡献显著。

电商是永远的痛

新业务发力的同时,顺丰布局多年的电商业务却在近日遭遇重挫。

2019年3月,多家媒体报道了顺丰旗下生鲜超市“顺丰优选”在上海、武汉、青岛、成都等地的线下门店大批关闭的消息。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知情人士透露,顺丰优选将退出华东、西南市场,只保留北京、华南市场。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对此,顺丰优选回应称,对部分线下门店的经营区域进行了调整,旨在集中资源聚焦重点城市,这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关店事实。

早在2010年,顺丰就对电商业务展开布局,彼时阿里、京东还没上市,顺丰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顺丰的电商业务屡战屡败,曾在3年间亏掉16个亿,因此不得不在借壳上市前夕剥离上市主体。

此外,顺丰优选还在6年间换了7个CEO,管理层的动荡不安也影响了业务发展。当后辈拼多多(PDD)在美国敲响上市钟声时,顺丰优选与资本市场距离尚远。

曾经为自家员工出头、敢与阿里正面开怼、买起大飞机来毫不手软的“霸道总裁”王卫,带领顺丰在快递行业打出一片天地,但电商却成了心中永远的痛。

让顺丰彻底放弃电商业务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是近十年的心血付出,一朝付之东流肯定不甘心。另外,京东从电商延伸至物流做得不错,目前京东物流已独立运营,并且小有规模。

到底是把所有精力聚焦于快递主业,还是在发展快递业务的同时拽着电商业务,顺丰是时候决断一下了。

结语

上市对顺丰意义非凡,但上市也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笔融资支持顺丰在国内外开疆拓土;另一方面顺丰的摊子铺得太大了,每一个都想做好,反而失去了原来的优势。

当争对手揭竿而起,不断蚕食市场份额,顺丰的危机感与日剧增。顺丰想通过布局全产业链的打法,将竞争对手彻底甩在身后,想法不错,但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焦虑已经影响了顺丰的运行轨迹,而股价缩水过半也让股东坐卧难安,如今连大股东都想着套现离场,顺丰的处境更加尴尬。

顺丰的业务重心该放在哪里?未来又该何去何从?顺丰和王卫都该思考一番了。

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在看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以示鼓励!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