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京圈是什么(什么叫京圈)

京圈是什么(什么叫京圈)

更新时间:2022-04-12 07:14:27

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田壮壮先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幸运的人。

虽然几乎没想过能做电影,但最终还是走到电影里来了,而且一做就是四十年。

田导说这话有点儿云淡风轻了,并不是每个“幸运”的电影人,都能达到他的位置和高度。

田壮壮这份“幸运”的背后,包含着太多错综复杂的人脉和利益关系。

随便哪一个节点拎出来,都能牵扯出整个“京圈”的关系网。

导演田壮壮出生在电影世家。

其父田方是国内著名电影从业者,参与组建了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并担任第一任团长,参与过作品《壮志凌云》《英雄儿女》的拍摄。

北京电影演员剧团,现在改叫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了,简称北影厂。

其母于蓝,是国内非常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出演过《林家铺子》的“张寡妇”和《烈火中永生》的“江姐”。

于蓝老师还是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第一任厂长。

于蓝老师是81年任职儿童电影制片厂厂长的,82年田壮壮的大学同学陈凯歌毕业之后,就是被分配到了儿童电影制片厂。

和所有的第五代导演一样,田壮壮的少年时光和动荡的时代也是重合的。

而且田壮壮的父母是领导,首当其冲。

十六七岁的时候,田壮壮看着院子里的叔叔阿姨们一个又一个地被带走,最后只剩下他和邻居海默。

田壮壮就每天晚上穿过细细长长的小胡同,爬墙进海默家里和他聊天。

有天晚上,海默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一样,突然转头跟田壮壮说,“壮壮,你该读书了。”

又让田壮壮把他家里精装收藏的古书都带走,田壮壮当时不太愿意,他是爬墙来的,把这些带回去,太沉太麻烦。

于是海默便让他分批次往家里带,并且还告诉了田壮壮应该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第二天白天,田壮壮去海默家里拿书,发现他家里被封上了,人被带走了。再过几天,就听人说海默没了。

田壮壮下乡一年就去当兵了。

按理说当时的情况下他这样出身的孩子当不了兵,但当时负责这事儿的人和田壮壮的父母又交情,他深信田壮壮父母不是这样的人,于是特批田壮壮当兵。

当兵时田壮壮喜欢上了摄影,转业后去电影制片厂当了摄影助理,在山西大寨住寨。

为什么是山西,而不是北京呢?

因为当时对于摄影从业者来说,最抢手的地儿就是山西大寨,人人都想去,那有台阿莱摄像机,胶片可以随便用。

在大寨呆了几个月,田壮壮觉得有点儿无聊了,正好碰上一位北影厂来的灯光师傅,师傅也是被派到山西来,但人家是在省电视台工作。

这位灯光师傅给田壮壮带来了消息,说北京电影学院恢复全面招生了。

于是田壮壮就收拾了行李,回京备考电影学院去了。

考电影学院这事儿对田壮壮来说可太容易了。

当时北京电影学院专业考试难度和现在完全不同,难的是当时的人信息接受途径太少,看完电影能分析出来两句的,要不就是从小家庭氛围熏陶,要不就是天赋异禀。

当年北影导演系的考试题目是分析电影《英雄儿女》,这电影就是田壮壮爸爸演的,他从小不知道看了多少回,别说是分析了,你让他演一段,他估计都不打磕绊。

但其实“导演系”并不是田壮壮的第一志愿,他想考摄影,但摄影系有年龄要求,他超龄了。

就这样退而求其次地跟陈凯歌成了同学,同班同学还有后来和田壮壮“铁瓷”的李少红。

虽然不能和田壮壮比,但凯歌导演家也是“有点儿东西”的。

凯歌导演的爸爸是著名导演陈怀皑,后来凯歌导演拍《霸王别姬》,片场还有老爷子坐阵。

陈凯歌的妈妈是富家千金,在日军侵华时家境败落,但家里依然有经济实力供这个女儿去美国教会学校念书。

遇上动荡年代之前,陈凯歌家里吃穿不愁,家事有保姆阿姨打点料理。

陈凯歌高中的时候考进了北京四中,这一直都是他的骄傲,可惜每念几天家里就出事了。

后来恢复高考,陈凯歌想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结果落榜了,后又去了北京电影学院学表演,和田壮壮成了同学。

同样是超龄考生,毫无背景的陕西娃子张艺谋,就靠着实力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破格录取”。

老谋子能被北电摄影系录取,还要感谢他的前妻肖华。

肖华是北京大兴人,她姐夫在北京摄影圈小有名气。她把张艺谋的摄影作品寄给姐夫,托姐夫一定多多帮忙。

肖华姐夫拿到张艺谋的摄影作品一看,确实是个良才,于是拿着他的摄影作品去给北京文化圈内的各位同僚看。

这几张照片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当时北京文化部部长黄老先生手上,黄老先生看后大喜,求贤若渴。认为张艺谋这样的特殊人才遇到的特殊问题应该特殊处理,大手一挥,特批北电破格录取张艺谋。

78年9月,张艺谋如愿踏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和后来同属西北圈的顾长卫成了同学。

虽然老谋子的才华耀眼到让文化部长特批入校,但进了学校之后还是没啥用。

跟田壮壮陈凯歌这批出身优越的世家子弟相比,刚入校的张艺谋简直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张艺谋从进入学校就开始埋头苦读,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

田壮壮却吊儿郎当的当着“不良学生”,整天在课堂上和老师抬杠,有一回跟老师抬杠说在教室里上课太没意思了,电影也不光是在室内,还有外景呢!

大二的时候导演系的学生就忙着去各大电影制片厂实习了,田壮壮就不着急,带着几个同学去室外拍出了小短片《我们的角落》。

田壮壮上大学那会儿最喜欢干的事儿是看电影,但每场电影的票数有限,班里谁弄到一张,田壮壮立马找美术系的同学“临摹”。

最后挤在电影院里的人太多,别说座位了,连落脚的地方都不好找。

张艺谋这么埋头苦读,毕业的时候得到的资源也和田壮壮陈凯歌他们不对等。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田壮壮的妈妈成了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拨了款给田壮壮拍毕业作品《红象》。

这是儿影厂自组稿的第一部电影。

田壮壮拿了钱,乐呵呵地带着张建亚,谢小津,曾念平,张艺谋,吕乐,侯勇,冯小宁这帮导演系和摄影系的朋友去云南拍电影,直到现在田导还非常怀念那个时光。

毕业之后田壮壮当然是进了北影厂,陈凯歌进了田壮壮妈妈当厂长的儿童电影制片厂,顾长卫进了张艺谋心心念念的西安电影制片厂。

空有才华没有人脉的张艺谋,苦哈哈地远赴广西,留在了广西电影制片厂。

临毕业前老师嘱咐他们,不要以为进了电影制片厂就能拍电影了,不做个十几年的助理,基本摸不到机器。

老谋子算了算自己的年龄,心头一紧。

十年肯定是等不了,张艺谋到了广西电影制片厂之后,和其他几个分配到广影厂的年轻导演一合计,准备拍电影《十个和八个》。

几个人冲到广影厂厂长面前表决心,立军令状,要是不成就当十年助理,还集体剃了光头铭志。

当时广影厂厂长韦必达欣赏年轻人的冲劲和魄力,点了这个头同意他们拍。

结果电影拍完到了审查阶段,麻烦又来了,这部电影被审查部门的人骂了个头血临头。

张艺谋他们心灰意冷,片子又被打回了广西电影制片厂。

当时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副导演郭宝昌看了,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年轻导演拍片不容易,改一改,我看还是可以演的吗。”

一句话,又把《十个和八个》救活了。

张艺谋这代第五代导演大多受郭宝昌导演的恩惠,到现在见了老爷子,还要叫一声“宝爷”。

千禧年初郭宝昌掌镜拍摄电视剧《大宅门》,张艺谋,田壮壮,陈凯歌,姜文这些大导演每一个不给郭宝昌面子,纷纷跑去客串凑角色。

再也没有哪部电视剧,能有《大宅门》这个排面了。

再说郭宝昌。

《大宅门》的导演和编剧都是郭宝昌老爷子,这电视剧为什么这么经典?

因为写的都是真事儿。

讲的就是郭宝昌他们自己家的故事,在真实故事下进行创作和润色,当然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

虽然陈凯歌导演没考上北大,但京圈的另外两位大佬可是轻轻松松地进了北大的门。

1978年,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的职员郑晓龙,一边端着铁饭碗,一边琢磨着回去参加高考这事儿。

那时候郑晓龙觉得,带着校徽念大学这事儿,实在是太牛了。

当年郑晓龙以330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后来认识了高他一届的在北京大学本部就读的学姐王小平。

俩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在后来漫长的人生中,既是感情上相互扶持的夫妻,又是事业上并肩作战的伙伴。一个做导演一个做编剧,一起打磨出了《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等国剧经典。

郑晓龙是大院子弟出身,他爸爸是总后勤部的部长。

王朔梁左这批北京文化圈的领军人物,是郑晓龙打小玩儿到大的朋友。

郑晓龙从北大毕业之后又回到了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做编辑,当时他看了好友王朔的小说《空中小姐》,觉得这玩意儿可以。

腰杆子十分硬的越级申报,批下了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权,不但把王朔的小说带入了电视剧的圈子,还给自己赢到了在北视中心的话语权。

同是大院子弟的叶大鹰,也相中了王朔笔杆子下的才华。

叶大鹰给王朔讲了自己去四川拍片的故事,让他以这个为原型写成剧本。

剧本写成后,叶大鹰四处找人,最后还是田壮壮牵线,找自己导演系的同学王钢和黄建新把这个本子拍成了电影,于是就有了《顽主》。

郑晓龙琢磨,要想在北视中心站稳脚,光靠这点成就还不行。

88年的时候,郑晓龙约王朔陈昌本这几个当时在北京文坛非常活跃的文学青年蓟门饭店吃饺子,一边吃一边琢磨要写一个女人的故事。

传统的美德在这个女人身上都要有,再将各种磨难放到她身上,这样才有戏剧张力。

于是大家你一个点子我一个主意,“攒”出了《渴望》的故事。

电视剧《渴望》,是国内电视剧历史上第一个“万人空巷”的作品,播出时最高收视率达到了92%,收拾率夸张到这部电视剧播的时候,全国的犯罪率都低了。

因为大家都要赶回家看电视。

郑晓龙经此一战,彻底在北视中心站稳脚,一跃成为副主任。

当时的冯小刚,还在北视中心美术组打杂呢,一直到《编辑部故事》,他才被破格提为编剧。

郑晓龙的进击路还没完,没过几年他又想拍《北京人在纽约》,想跑到美国去拍。

当时没人看好,拉不来赞助。他爸出面,从三九胃泰那儿给他弄了50万的赞助。

冯小刚又想起来某银行的负责这部分的一个领导,非常喜欢看《编辑部的故事》,于是写了一封近两万字的长信,这事儿还真就给他办成了。

最后以北视中心固定资产为抵押,拿到了150万美金的贷款。

《北京人在纽约》是国内第二部“万人空巷”的电视剧,播出后想在节目前投放广告的商家几乎踏平了北视中心的大门。

京圈另外一位考入北京大学的是文化部部长英若诚的儿子,英达。

英达有个从初中开始就玩儿在一起的“铁瓷”,高考的时候落榜了。

英达心里过意不去,心想不行,自己念了大学,兄弟自然也要念大学,思来想去,英达建议他报考中央戏剧学院。

光有建议还不行,英达还托他爸爸介绍表演老师给他,帮他紧急辅导表演。

在英达如此卖力的推进下,他的好兄弟姜文,自然顺利地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了表演本科班的一名学生。

英达北大毕业后赴美留学,留学回京后,在家待业了很长一段时间。

有一回父亲的朋友来家里玩儿,英达听他们说谢晋导演正在香山开会,立马赶去香山拜访了谢晋先生,并顺利拿到了谢晋正在筹拍的电影《最后的贵族》里的一个小角色。

这个角色让《围城》的导演看见了他,邀请他出演了剧中的男二号。

英达的爸爸英若诚还在《围城》里客串了一个校长。

《围城》的原作者钱钟书先生是英若诚在国外念书时候的老师,他有情怀在。

《围城》的男三号是葛优,他拿到这个角色,可是走到好大一圈的后门。

一开始葛优求的人是自己的亲妈,他妈妈是北影厂的文学编辑,他想试试通过他妈妈能不能搭上《围城》的导演。

但当时《围城》的导演正在等一个拿了金鸡奖的男演员,想把这个角色给他,最后还是英达在这事儿里推了一把,葛优才演上了《围城》。

当年葛优和王朔他们那帮人拍《顽主》的时候,英达就觉得这个人非常好,第二年两人凑巧在一起拍了部戏,就成了好朋友。

英达实在是太喜欢葛优了,跟王朔聊天的时候就说这人实在是太好了,王朔说行,既然这么好咱们就给他弄个剧吧。

于是就有了《编辑部的故事》。

葛大爷本身也算是个“星二代”。他爸是老艺术家葛存壮。

当年葛大爷去农村下乡,被分配到养猪的话儿,喂了两年猪之后,恢复高考了。

北京的表演学院,他挨个儿报了个遍

奈何形象不算好,也抓不到表演的精髓,几个学校考下来,通通落了榜

儿子迟迟不开窍,葛优的父亲葛存壮也着急了,他开始有目的性的引导葛优想一想人生中那些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葛优仔细地想了想,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还真有,喂猪。

于是葛优就真的在葛存壮的帮助下,编排了一出小品,就叫《喂猪》,成功考入了总工会文工团

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之路。

当年英达在国外念书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某Situation Comedy拍摄现场做了一回观众。

这种全新的演员和观众即时互动的影视剧表演形式给了当时的英达很大的震颤。

1993年,英达将自己留美时期的戏剧学习经验和那回做观众的经历告诉了王朔,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自己也拍这么一部剧。

由于这类戏剧表演形式是先前国内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以至于连此类别影视剧的分类称呼都没有,王朔大笔一挥,将“Situation Comedy”译为“情景喜剧”。

1993年,英达指导的《我爱我家》正式播出,成为我国影视剧史上第一部《情景喜剧》。

最早这部剧是英达和王朔凑在一起“攒”的,英达做总导演,王朔做总编剧。

结果到了拉投资的阶段,王朔突然不想干了,不过朋友一场,他也没坑英达,把好友梁左推荐给了英达做总编剧。

英达和梁左之间还有点儿故事呢,他在北大念书的时候暗恋人家梁左的女朋友。

最后片子成了,英达也没忘记王朔,电视剧字幕中给王朔的头衔是“总策划”。

梁左从根儿上,赋予了《我爱我家》极高的文学魅力和文学价值。

他出身文学世家,爸爸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妈妈是谌容是作家。

姜昆的经典代表作《虎口脱险》,就是出自梁左之手。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这一批最早掌控国内影视文化脉络的大佬们

稍晚一些冒头的宋丹丹,濮存昕,胡军,蔡国庆,王菲……都处于“京圈”的关系网内。

因父辈的关系,她们比普通人更早,也更精的得到了艺术资源的灌溉,也凭借“消息不对等”的优势,更早的得到了攀升的途径。

直到现在,这批人,或者说是这批人的后代,依然制霸国内文娱圈。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