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M2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里听到一个词“M2”,例如:来自央行的最新消息称,我国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1.10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那么什么是M2呢?
M0、M1、M2、M3都是用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 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 准货币(定期存款 居民储蓄存款 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 金融债券 商业票据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设立指标是有其意义的。
在医院里做血常规体检时,若某几项指标超出正常值,如血糖、白细胞、血小板等,说明这个人的身体可能出现了异常。
同样,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也是为了判断“货币供应”是否出现了异常。
当然,咱们不是专业人士,不是专门搞这个的,在这方面不能瞎说,以免误导读者。但在2017年2月份的央视财经新闻的整点百科中,主持人曾向观众做了一个科普说明,我把这个视频爬下来了,大家可以看看官媒是怎么说的。
划重点:
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则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现行指标。
M2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
央行会根据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判断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以求到经济平稳、物价稳定。
举一简单的例子,若M1过高,M2过低,则表示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若M2过高,M1过低,则表示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