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血透一次多少钱(换肾和透析哪个活得长)

血透一次多少钱(换肾和透析哪个活得长)

更新时间:2022-04-12 03:18:4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都亚男 左庆 实习生 张力苑

中国的血液透析最早开始于1957年,在此之前,急性肾功能衰竭一直被认为是“不治之症”。1973年后,中国各大医院普遍开始了维持性血液透析工作,为大量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67岁的孟建中,基本见证了中国血液透析从无到有,再到国产替代的全过程。

从卫生员成长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贴的肾脏病与血液净化领域专家,孟建中走过了52年的成长旅途。她是全军第一个血液净化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国家863高科技研发项目、军队及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3项等荣誉无数,不久前刚被评为2021年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第十七个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现担任威高医疗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南威高肾科医院院长的孟建中接受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专访。从个人成长到中国血液透析发展史,从血液透析的问题与挑战到患者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孟建中针砭时弊,给予了十分专业的见解。

透析维持生命,从半年延长到30多年

记者:您见证了中国血液透析从无到有,再到国产替代的全过程,您能讲述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医患关系、医治过程的变化吗?

孟建中:在医疗这个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中,我觉得反差很大的有三个问题。

首先是医患关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如果做透析救人,病患和家属都是感恩戴德,因为可以让这个病人活下来。那个时候病人信任医生,病患的依从性也比较好。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红包现象的出现,病人有比之前更多的不安全感。

百姓的心态也在改变,这与信息发展有很大关系。大家维权意识增强的同时,病人在找医生之前已经在网络上查过,谁好谁差心里有数。另外,对这个疾病的公共知识病患也知道一些的,所以在选择医生时,他有自己的疑问,对医者提出的治疗方案也会提出问题。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仅仅是要看病、看好,还要和病人进行很好的沟通。

从技术层面来讲,几十年来,技术发展、社会发展、医疗水平的发展确实进步很大。过去很多病人,比如血液透析能维持半年生命就创奇迹了,但是现在我们很多病人都已活了三十多年,状态依然很好。

医疗的核心:让老百姓治得起病

记者:血液透析的国产替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承担得起血液透析的费用。除了经济因素,国产替代的血液透析仪器以及医药产品还有哪些优劣之处?

孟建中:让老百姓治得起病,这是核心。因为透析的依赖性很强,他是要靠肾脏替代维持生命,所以花钱不是花一次,而且不是小钱。可以说,在国产化之前,很多病人真的是透析不起。那时候透析耗材全靠国外进口,不管是日本、德国,还是美国进口的东西都特别贵,透析一次最便宜的是一百八十元,高通量的是三百八十元,一周三次,真是透析不起。国产化以后,透析耗材降到六七十元。

在质量方面,过去透析器也有国产的,有的质量差到什么程度呢?漏血、透析液根本过不去等等问题频出,所以后来很快都淘汰了。威高研发的聚砜膜透析器,解决了这些问题,让患者花很少的钱能达到优良的标准和治疗。

市场投入效果好,国产替代才有价值。如果病人透析得不好,脸黑黑的,并发症多,市场就不会接受。透析实现国产替代后,现在能把毒素从大分子、小分子、中分子都清除,的确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市场反应自然就好。

孟建中与患者交流。左庆 摄

改善病人存活质量:从活下来上升到社会康复

记者: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血液透析还存在哪些问题与挑战?您觉得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向在何处?

孟建中:改善病人的存活质量,是目前血液透析领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与挑战。

过去医疗的定位指标基本就是让病人活下来,现在的定位指标应该是让病人达到社会康复。什么是社会康复?就是能够工作、能够生活,甚至能够生孩子,能够恢复正常人所有的体力和能力。

而要实现这种高标准的医疗定位,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进行充分的优质透析,这是完成基础质量标准的前提。我们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持续地工作,把体内积存的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旦得了尿毒症,肾脏就不能排除毒素了,这些毒素堆积在体内对心脏、脑子等各个器官都有影响,透析不充分的话,并发症就出来了。要尽最大努力预防并发症,而不是治疗并发症,充分的优质透析非常必要。只有想方设法把这些该出去的毒素输出去,病人的体能和智力才会得以改善。

拯救生命重要,拯救灵魂更重要。如果患病以后就成为了只花钱、什么都指望别人的人,时间长了,病人自己受不了,家属也承受不了。让患者有事可干,有成就感,有自己活下来的理由,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精神层面上讲,最好的精神支持,就要组织他们学习,但只学习不行,还要组织他们跟着社会一起进步。在治疗过程中教育病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感恩社会,感恩自己的亲人、家属,感恩自己。

血透患者年增十余万,分布呈东高西低

记者:据统计,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有150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万~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其中,山东省也是我国透析患者主要集中地区之一。您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孟建中:这跟人类的流行病学有关系,流行病学统计了地域人口特征、生物特征。我们发现,血液透析患者沿海地区多,大西北地区反而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风土人情,就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从地缘来看,包括山东省在内,东部地区都是靠着海,吃海货吃的咸,诱发肾脏病几率高。

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不同也是造成肾病患者东高西低的主要原因。除了高血压肾损伤、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还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尿酸性肾病,最后也是尿毒症。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尿酸性肾病患者较多。从肾病病因来分,浙江、上海、江苏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广东、广西还有香港主要以尿酸性肾病为主。

大西北地区比较少的原因有:属于中国欠发达地区,肾病患者接受透析的比例较低;透析质量不够高,病人维持生命时间不够长;地大物博,相较于东南沿海,人口密度小。

孟建中在“齐鲁肾友会”活动现场进行健康宣讲。左庆

坏习惯很伤肾:只喝饮料不喝水,早晚不刷牙

记者肾病预防很重要,而怎么预防却鲜为人知,您觉得应该如何向社会呼吁?大众应该如何去关怀或者关注这个群体呢?

孟建中:肾病预防是涉及到国富民生的问题,是很大的事情。由于过去大家对肾脏病的知晓率低,所以现在首先要让人理解和接受一件事:那就是肾脏排毒功能不是无穷尽的,是需要保护的。另外,就是要从小教育。每个机场都有心脏除颤仪,大家都知道心脏一停,人就死了,但是大家不知道肾一旦坏了也会致死。和心脏病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肾病是慢性杀手、沉默的杀手。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更容易加重肾脏的负担,有的小孩子根本就不喝水,只喝饮料,这是很伤肾的;还有好多孩子有肥胖型肾脏病,肾脏都脂肪化了。民众要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早晚都要刷牙,把好毒素入体的第一道关;吃的稍微清淡一些,不要吃得太咸;压力不要太大;尽量别用洗洁精洗水果等等。

厘清认知误区:一次透析,不等于终身透析

记者:社会上对血液透析有一些误解。有人说,“一次透析,终身透析”;也有人疑问,“尿毒症患者做了血液透析以后,能保持什么样的生活质量?”对于这些误解与疑惑,您怎样看待?这些误解与成见又该如何化解呢?

孟建中:首先,“一次透析,终身透析”确实是误解。血液透析主要用于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正常情况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一般在二十八天左右能恢复尿量,病人就可以脱离透析,肾功能在三个月之内就基本恢复。

透析病人内心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这种情绪来自两个方面:从客观上讲,透析必然会打破病人原有的生活节奏,使整个家庭陷入困难之中;从主观上讲,一个重要器官坏了,被逼着走到透析这一步,病人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

对于病人内心的恐惧,社会应该如何去关注、去应对?这个问题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也是容易忽视的事情。对于肾脏病患者,我觉得身体的救治很重要,而心灵的救治更重要!心灵救治的目的是让病人自信、自强,少些敏感,少些埋怨,多些包容,多些责任。而达到这种目的的关键是:病人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可能使他有角色认知,回归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回归需要不断地沟通和教育。病人的心理压力都是来自于怕别人怎么想、怎么说,会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考虑自己。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沟通和教育的目的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去多考虑家庭、考虑别人,考虑工作单位的事,考虑医院的事。病人进入了社会角色,就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会自觉去遵守规则或者规律。

我们医院有很多患者都有自己的事业,不少人选择晚上来透析,白天正常工作,还有几个小孩儿(患者)很优秀,自己办的公众号,写的文章都很棒。

孟建中和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左庆 摄

事业新平台:为科研提供临床验证

记者:您从2015年受邀加入威高集团,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在您看来,威高集团给予肾病患者群体、肾脏病医疗领域最有价值的,或者不一样的服务是什么?

孟建中:首先,我觉得威高集团创造了中国血液净化的生产链、产业链。与威高的结缘,源于2006年我带领济南军区总医院血液净化科,为威高第一台透析机、透析器实施临床验证工作。退休后我选择了威高集团,承担的就是临床验证工作,和同道们一起建立完善了一套专属连锁透析中心的管理标准体系,实施含糖透析液、个体化治疗、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威高各透析中心,将透析事业引入科学管理轨道。

威高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地冲刺自我,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忧患意识都很强;威高的企业文化很打动人,做任何事都是凭着良心、诚心和忠心;威高的社会责任心很强,疫情、洪灾等特殊时期,都能看到威高援助的身影。

使命:做中国人自己的血液净化事业

记者:在肾病与血液透析的专业医学领域,您是造诣极高的资深专家,您觉得还有哪些比较前沿的观点想表达,或者还有什么愿望去实现?

孟建中:我希望建成中国人自己的血液净化事业,要有从产业链到最后服务全过程的完整的治疗体系。

打造这样一个治疗体系,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花最少的钱活下去,给国家减轻经济包袱。如果我们自己不做,那这个领域、这个市场就有外国人来做,这是我不愿看到的。

在血液净化领域,目前国外的医疗体系比较完善,作为医生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应该做好什么事,规矩性、规范性以及标准都比较高。这种高标准的制定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因为病人除了涉及治疗问题,还有社会问题,还有精神需求的问题,还有心理建设的问题。我希望我们的医疗团队可以作为试点来分担这些事,去探索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去超越。我们做的是中国人自己的血液净化事业,从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到下游的服务,这个服务不仅仅是身体治疗,还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治疗以及精神的教育再塑。这个事业靠一个人不行,要靠大家一起做。

我的心里有一个愿景,目前公立医院的血液净化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基层医院还不行,民营医院也有差距,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广大血透患者不仅有病可医,还能在距离自己5公里内的透析中心就近可医。正赶上威高在做这件事,所以我愿意发挥最后的一点余热把队伍带起来,把事情做起来,这也是我最后一个愿望,我想把它做好。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