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人为什么怕死(为什么十几岁特别怕死)

人为什么怕死(为什么十几岁特别怕死)

更新时间:2022-04-12 07:50:1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深度知觉(depth perception)指的是个体对于高低深浅的知觉,在很多年前,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婴儿没有深度知觉,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婴儿在几个月的时候就会对深度作出反应。

这个结论来自“视崖实验”:研究者将婴儿置于一个平台上,平台一半为深色,一半为透明,透明部分看起来就像一个悬崖一样。

他们将年龄不同的婴儿放在深色一边的平台上,然后让婴儿各自的母亲站在透明的一边呼唤他们,结果发现,年龄仅六个月大的婴儿就能知觉到深度。

他们在深色和透明地区的交界处徘徊不定,显得很是焦虑,任凭他们的母亲如何呼唤他们都再也不愿意前进一步。

虽然这是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或许也表明了人们先天就怕死。即使是婴儿这样单纯的生命,即使没有关于死亡的任何概念,都会表现出对于死亡的恐惧。

与此相对,婴儿以哭声呼唤母亲给他们食物和水分也表现了他们的生存本能。那么人为什么会怕死呢?现在我们或许应该很好回答,即追求生存、惧怕死亡是人的本能。

在地球上,不仅人类怕死,动物也会怕死,植物也会追求生存,可见怕死是生命的共同特征,至少在地球上是如此。

对死亡的惧怕是一种本能,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正是因为其社会性这一特有属性。

在面对死亡时,有贪生怕死、忘恩负义的人,也有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人,那么后者的慷慨赴死是否便说明他们不惧怕死亡呢?

答案是否定的,对死亡的惧怕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无法被改变。

但人是很复杂的高等生物,如果在一个人的价值系统中存在着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坦然迎接死亡。

此外,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似乎与年龄相关。

在婴儿时期,儿童害怕死亡是因为受到生存本能的驱使。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在幼儿时期,儿童进入幼儿园学习,同伴交往不断发展,活动更加丰富,这使得他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热情,与此同时,他们与父母的感情更加深入,对父母的依赖更加强烈。

所以如果幼儿害怕死亡,他们的理由应该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人际关系。

在小学时期,儿童开始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对于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广泛,同伴交往进一步发展,并且出现“独占性”“排他性”特征,即“他只能跟我一个人玩”的交往状况。

在这一时期,儿童与父母经常就娱乐和学习的安排等问题发生争吵,所以如果小学儿童害怕死亡,他们的理由一定更加丰满,并且涉及到友谊甚至理想的实现。

到了青少年时期,青少年的身心都飞速发展,尤其是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喜欢之情,并且与父母的争吵达到白热化,理想更加具有现实性,且能够依靠自己的勤奋不断向目标迈进。

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一名中学生在学校走廊被母亲连扇耳光,母亲走了之后他呆滞了一会儿,随即便纵身一跃跳下高楼,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学生们可以朝着生存的方向快速奔跑,也可能向死亡的深渊夺路而逃,老师和家长应该格外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教育只会酿成惨剧,对孩子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青少年害怕死亡,他们的理由可能更多涉及爱情和个人理想。

对于成年人来说,人们怕死的理由也受到年龄的影响。在成年早期,即18~35岁,人们怕死或许更多是因为“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还没有去体验过”。

在成年中期,即35~50岁,人们怕死更多是因为家庭,他们不想让孩子受苦,让老人孤独。在成年晚期,即50岁以后,很多人都已经对死亡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即不像年轻人那样害怕死亡。

老人们对死亡的恐惧逐渐变淡,但如果老人害怕死亡,一定与常年受到的病痛的折磨有关,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不成器,不放心自己就这样离去。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Developmental psychology》《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