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期更多是融到资的情况,如果融不到怎么办呢?
01
分析融不到资的原因
最好找懂行的朋友一起分析,不要闭门造车,也不要完全相信接触过的投资人的反馈。
大部分投资人不好意思说实话,或者觉得没必要说全部的真实原因。
可能性1:你的技术没有找到好的场景、产品形态或商业模式,那就重新梳理。
具体怎么梳理,涉及到什么知识体系,以后再写。
可能性2:自己不适合创业,只懂技术,其他欠缺的太多,甚至性格不适合。那需要找靠谱的合伙人(这是一个大话题,还要看以往的人脉积累和自己的运气,也必须做好股权设置,设计好协议)
可能性3:这个技术方向太前沿(没有技术门槛这种,不在Lab to Market讨论范围之内),适合找政府支持而不适合创业做公司。
此时要看你的个人意愿,其实可以换方向的。以后的技术积累是门槛之一,但相对于你的创业意愿来说,不那么重要。
(好多公司开始是用成熟技术和产品做市场的,做大之后才搞“创新”。)
(即使对于一个初创科技公司,客户场景和产品,都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可能性4:根本没有找到靠谱的投资人。
人脉问题呢,不在这里讨论了。如果还是想创业,总是要进圈子的、总是要学会甄别(后续会写什么机构靠谱)
02
分析完成后,如果仍然想创业,
再盘一下自己的意愿和资源
1.如果有信心同时也有一定实力、认为在自己投入资金并把项目往前推进一段时间后,能融到资、企业能持续发展并上市;那前期可以进行适度的投入,给自己设定一个界限,跟家里人商量好。
2.如果没有足够的信心,又确实没钱,先别创业,好好工作,等待时间成熟(有外部资源,或这个赛道到了风口上)。
3.如果有信心没有钱, 项目太早期而拿不到VC的钱, 找一个有钱、相信你、 能提供一定资源的合伙人, 他出钱、你干活(股份设计、双方预期,一定要提前沟通好)
03
人生很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风景;
每一种选择各种各的利弊
创办公司这个事情,确实有风口,有更好的时机和不那么好的时机。
但从产业周期来看,从细分领域的发展来看,其实任何时候都有机会,
而大环境和“创业基础设施”是越来越好的。
所以,调整好心态,不用急,永远都有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