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读音 yú
部首 人 笔画数 7 五笔 WTU
参考:餘 馀 予
余(yú-形容词)
⑴ 剩下的,多余的 [surplus;spare]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
余润(利润);
余资(剩余的钱);
余师(很多余地;[空余的地方]的老师)
⑵ 残留的;遗留的 [remaining]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唐·杜甫《登兖州城楼》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余)杯。——唐·杜甫《客至》
余蔌(剩余的菜肴);
余庆(祖先留下的福泽。即因前辈的善行而使子孙得到某些好处);
余水(剩余的水);
余芳(残花;死后遗留的美名);
余杯(杯中残余的酒);余珍(前代遗留的遗物)
⑶ 次要的 [second]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辛弃疾《鹧鸪天》
余光(落日残余的光辉);
余春(晚春,残余的春光)
⑷ 不尽,无穷 [infinite;endless]
一弹再三唱,慷慨有余哀。——《古诗十九首》
余哀(不尽的哀思);
余思(不尽的怀思);
余音袅袅(歌声的余音回荡缭绕);
余霞成绮(用以称赞文章时含有无穷的意味)
⑸ 其余,其他,以外 [other]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后汉书·祢衡传》
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余子(其他的人);
余事(另外的事,其他的事);
余业(副业);
余论(指本论以外的议论)
⑹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odd;over;more than]
一车炭重千余斤。——白居易《卖炭翁》
有竹一顷余(余),乔木上参天。——唐·杜甫《杜鹃》
六百余米;五十余岁
余(yú-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 [I, my, me]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左传·僖公九年》
余弟宗玄。——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余于仆碑。——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此地适与余近。——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余之游将自此始。
余亟叹其技。——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余闻法人好胜。
余既为此志。——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余一人(古代天子自称。也写作“予一人”);
余小子(古代天子居丧时的自称。也写作“予小子”)
⑴ 我:“余将老”。
⑵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⑶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余人。
⑷ 后:“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⑸ 农历四月的别称。
⑹ 姓。
余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1%左右,主要分布在湖北、广东、四川、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等。汉族主要得姓始祖有周携王姬余臣(黄帝直系33世孙)、由余(姬余臣孙)等,少数民族余姓得姓始祖有铁木健。余姓名人有余善、余祭、余眛、余昭元等。
源流
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由余,周携王
姬余臣之孙,因避乱迁入西戎。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嬴任好贤德大度,遂留在秦国为臣。由余在秦国,为秦穆公谋划了征伐西戎之计。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3年),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计,率军先攻占北地郡和陇西地区,割裂了西戎诸部落之间的联系,之后逐个击破,灭西戎十四国,拓地千里,使秦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西方霸主。秦穆公因由余之功,赐封其为秦国上卿(即宰相)。由余的后代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一部分称余氏,一部分称由氏。由、余二氏同宗同源,史称余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余氏族人大多尊奉由余为得姓始祖。
二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三
源于赤狄族,出自秦、汉时期赤狄族隗姓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梼余(读音为“涂”,非“鱼”)部之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族人中有取原居地名称为汉姓者,称余氏。(待考)
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云南镇雄县余氏,自称系蒙古族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有诗为证:“余本元朝宰相家,洪兵赶散入西……前传诗句词如此,后嗣相逢系本家”。
六
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古蜀国褒余之道,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李白在著名的《蜀道难》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驿站官吏、商家栈伙等,皆有以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褒余氏、褒斜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余氏、斜氏,余氏读音作xié(ㄒㄧㄝˊ)。
七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尼玛哈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金国时期为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余氏、俞氏、于氏、胜氏等。
⑵.满族裕瑚噜氏,满语为Yúhúrú Hala,以地为氏,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长白山、裕瑚鲁(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后多冠汉姓为余氏、玉氏、裕氏、于氏、娄氏等。
八
源于傈僳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九
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一
源于古氐族,出自唐朝时期白马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十二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彝族、布依族、土家族、白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余氏族人分布。
余(yú-动词)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⑴ 饱足。足食得饱 [have eaten one’s fill;be full]
余,饶也。——《说文》
⑵ 剩下;剩余 [remain;leave ore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余(yú-名词)
⑴ 农历四月的别称 [the four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四月为余。——《尔雅》
⑵ 姓
余
yú
<名词)
闲暇 [leisurely]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庄子·天道》
又如:余功(余暇,空闲);余闲(余暇)
包含“余”的词语
◆ 余波 【yúbō】
[ repercussions aftermath ] 指事件结束后残留的影响
◆ 余存 【yúcún】
[ remainder balance ] 帐户中任何一方超过另一方的部分 尤指贷方的超过部分
◆ 余党 【yúdǎnɡ】
[ remnants of overthrown clique remaining confederates ] 残留的党羽
◆ 余地 【yúdì】
[ leeway margin room ] 空隙的地方,比喻言论或行动中留下的可以回旋的地步
◆ 余毒 【yúdú】
[ residual poison pernicious influence ] 祸根 余留的毒素
“余”的所有成语
◆ 余波未平 【yú bō wèi píng】
释义: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It is pointed out that although an incident is over, the influence left by it is still at work.)
◆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bài shì yǒu yú,chéng shì bù zú】
释义: 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It refers to not only doing bad things, but often doing things wrong.)
出处: 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
释义: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Those who cannot catch up with the front but surpass those behind. This is the consolation of those who satisfy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o not strive for progress. Sometimes it is also used to persuade people to be satisfied.)
出处: 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示例: 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 【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
◆ 不留余地 【bù liú yú dì】
释义: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Leave no spare space. Many words and actions leave no room for manoeuvre.)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释义: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Let all our strength be brought out without reservation.)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示例: 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