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该讲“又”部的三个汉字:“右、厷、叉”。这三个字,“右”字在171课已经详细讲过,本课不再详说,“厷”是“肱”的本字,也并不常用,而“叉”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叉”,关于标题中提到的簪和钗的区别,详见文末最后一段。三个字解说如下:
1、右。读yòu。《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注意,“右”字在前面的“口”部已经出现过,这里是重出,但解释稍异,许慎认为“右”是会意字,本义是帮助,既从口,又从手,因此,我们在“口”和“又”部都见到这个字。关于右的六书分类,李学勤《字源》中,“口”部的“右”归为形声字,“又”部的“右”归为会意字。是因为这两部的学术分管人不同导致的分歧。实际上,右的本字是“又”(甲骨文中没有“右”),即右手的象形,后来出现“右”字后,具体构字原因很可能就是许慎说的“会意”,帮助,可以从口,也可以从“又”。我们暂不改变旧说,仍然沿用许慎的说法(之前的171课,我们并没有对右进行六书归类):“右”是会意字,本义是帮助(佑助)。
(帮助)
“右”本义之外的用法,请见171课。
“右”的小篆写法如图:
(右的小篆写法)
2、厷。读音有两个:
(一)gōng。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臂上也。从又,从古文厶。厶,古文厷,象形。肱,厷或从肉。”会意字。本义是臂的上部,就是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实际上就是“肱”。厶是厷的古文写法,象曲臂之形。“肱”是厷的或体。从肉。
(肱)
《汉书·王莽传中》:“日德元厷右,司徒典致文瑞,考圜合规。”颜师古注:“厷,古肱字。”太阳象征德政,好像皇帝的右臂,即大司徒,负责实现文治,要注意融和,合乎圆规。《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汉哀帝爱贤,与之日卧于殿上,以手厷枕贤头。”就是让头放在臂上。
(二)hóng。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宏”。大通。《集韵·耕韵》:“厷,大通也。通作宏。”
厷的小篆写法如图:
(厷的小篆写法)
3、叉。读音有五个:
(一)chā。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叉,手指相错也。从又,象叉之形。”指事字。本义是手指相交错、交叉。比如:叉手;三叉神经。因为我们无法查到叉字的古文字字形(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我们仍沿用许慎的解说。《玉篇·又部》:“叉,指相交也。”
(手指交叉)
“叉”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歧头的器具或兵器。比如:钢叉;饭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苏轼《答秦太虚书》:“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
(钢叉)
(2)叉形符号。形状是“X”,一般用来标志错误的或作废的事物。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二章:“我亲眼见他在我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叉。”
(打叉扣分)
(3)刺。《后汉书·儒林传·杨政》:“旄头又以戟叉政,伤胸,政犹不退。”旄头又用戟去刺杨政,把杨政的胸部刺伤了,杨政仍然不退。
(4)用叉取东西。《正字通·又部》:“叉,取也。”唐代李群玉《仙明洲口号》:“半浦夜歌闻汤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叉鱼)
(5)用手或器具卡住向外推。《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声吩咐过了,两傍走过几个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着膊子,一路跟头,叉到了大门外。”
(叉住歹徒)
(6)插。汤显祖《牡丹亭·劝农》:“竹篱茅舍酒旗叉,雨过炊烟一缕斜。”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两手叉在裤袋里,脸上浮露出一种毒恶的微笑。”
(酒旗叉)
(7)玩(麻将)。《官场现行记》第二十一回:“他自己爱的是赌,时常邀几个相好朋友到家叉麻雀(将)。”
(8)夜叉。佛教中传说的一种吃人的恶鬼。
(夜叉图)
(二)chá。这个读音出现在方言中。挡;堵塞。比如:路口让车辆叉住了;叉住山谷,修筑水库。
(三)chǎ。分开;张开。比如:叉着腿。
(叉开腿的猫)
(四)chà。用法有二:
(1)用同“岔”。宋惠洪《夏日》:“三叉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三岔口)
(2)同“杈”。树干歧出的枝。《广雅·释木》:“叉,股枝也。”
(枝杈)
(五)chāi。读音出自《洪武正韵》。古代妇女的首饰。形似叉。后作“钗”。《洪武正韵·皆韵》:“钗,妇人歧笄。《说文》本作叉。”实际上,“簪”与“钗”的区别正在于此,“簪”是单股,而“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像是一枝“簪”分了“叉”。在古代,“簪”男女都可以使用,但“钗”更多的是女子使用,且“钗”在文化含义上多用于定情信物或守约信物(因为它是两股并行的首饰,有代表双方并行、共同的象征意义),《红楼梦》里宝钗的名字,可能也源于此。
(蝴蝶钗)
“叉”的小篆写法如图:
(叉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4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