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云南克木人的习俗生活

云南克木人的习俗生活

更新时间:2023-06-01 12:10:49

云南克木人的习俗生活

克木人是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景洪两县,属于“百濮”群体之一。  克木人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与布朗语、佤语、崩龙语以及柬埔寨的高棉语关系密切,属孟高棉语族。 克木人主要从事旱地农业。过去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妇女已会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织。男女衣饰穿戴和傣族相同;男子耳垂上留有大孔,可见原来戴过沉重的耳环。  

克木人实行氏族外婚制,即同氏族的人不能通婚,有从妻居的习俗。男子先要上门从妻居三、四年,若妻家人手少,可终身从妻居。

克木人信鬼神,祭供祖先,崇拜图腾。每个村寨都祭“官鬼”,一般是在大树下摆一块画有人像的石头,每年一、二月开发坡地之前,搭一棚子举行祭祀仪式。每个家庭供有祖先灵位,一般在夜间祭祖。祭祖时 ,人们要模仿本族图腾(如虎或鸟)的动作。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夫兄弟婚、妻姊妹婚相当普遍。保存母系氏族残余,招婿之风盛行,舅父在家中具有重要地位。个别地区还有群婚现象。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克木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多住山坡,村寨稀疏。长期过着游耕生活,以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食。

在克木人社会中,人们用一种高尚的原始社会道德观念,指导着相互之间的行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譬如,对困难者不幸者,人人有义务给予帮助。无论那一家因病残或者缺劳力不能按节令耕种土地时,只要向村寨人说明,头人就会安排寨内的其他人自带食物前往帮助耕种,事后也不要任何报酬。遇有异乡的乞客来到克木人居住地区,他们也必须给周济,供给饭食。垸骈,木克人中没有偷盗、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这些,都是克木人高尚的原始道德观念的体现,是原始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  克木人男女的衣饰穿戴,与傣族相同。男子耳垂上留有大孔,这说明他们原来也戴沉重的耳环。

克木人的丧葬习俗,也反映了相信各种鬼魂的存在。人死之后,死者的亲戚、邻居都有前来吊丧,死者的家属要杀一只小鸡放在死人手上,杀一只大鸡或一只猪宴请众人。杀猪时,不能用刀杀,而先由死者的儿子用木捧在猪头上猛击三下,再由其他人把猪活活打死。死者若是男性家长,还得自家楼上的四壁都拆掉。吊丧时,众人都来痛哭一场。富裕的人家用木棺入殓,一般都用竹篾裹尸,还要放些饭、菜、猪肝、鸡肉在死者的嘴边。入殓完毕,众人送丧到本寨的公共墓地上,挖坑下下葬时以土锅、木刀、碗、勺等作赔葬品。入坑以后,垒土为坟,并把猪头、猪肝、猪尾拴挂在纹堆的棚架上。在埋葬后的三天内,死者的家属每天要送饭菜到坟头上祭奠,一天送两次。第三天,死者的家属要宴请抬丧的众人,同时,请老人们给他们一一拴线,以祝愿平安无恙。克木人村寨都有公共墓地,但只有正常死亡的人才能葬入公共墓地。凡是属于凶死者,都要就地掩埋,必须远离公共墓地。克木人认为,坟山上鬼太多,是危险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并规定坟山上不准砍树,不准挖土,否则就会引起寨内的人多病。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