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中马拉火车这一幕,到底是在隐喻什么,至今众说纷纭,导演姜文也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
有人觉得这个马拉火车的隐喻,是在暗讽当今的国家制度。虽然坐上了西洋人的经济火车走在市场经济的铁轨上,实际上跟以前的马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仍然靠无脑的劳动力在前面拉着。一旦,一颗子弹打穿了马和车之间的链接;一旦失去了在前面勤勤恳恳拉车的劳动力,过不了多久,火车就将摔得灰飞烟灭。
也有人说:马拉火车是有历史史实的,1881年修建的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铁路——唐胥铁路。这条铁路就是使用马来牵引,所以有了马拉火车。在《子弹》中出现,应该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崇洋媚外,去模仿西洋人,虽然也是火车,但却是用马拉着跑的。如果失去了在前面牵引的马,那么火车还能跑吗?这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有钱人的人是建立在无脑劳动力基础上的。
上面两种说法,小编其实都是不认同的,火车开动声势浩大,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是马拉的。进入民国,辫子剪了,头衔(县长)换了,外表(火车)是新的,内核(马)还是旧的。这就是说,黄四郎和鹅城的历任县长,这伙人无论以什么样的名义,实际干的都是剥削压迫人民的勾当。张麻子后来所说的公平,这种新的思想,在这里是没有的。马、黄是不愿有,百姓是习惯了没有。这辆火车和火车上的人,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而已,一旦几发子弹让马脱了缰绳,跟着就是车毁人亡了,需要的只是一点等待的时间,让子弹飞一会。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电影最后这辆马拉的火车又出现了,同样“吃着火锅唱着歌”,这次里头坐着的是花姐和张牧之昔日的兄弟们。临走前花姐指着身上的制服说,我都穿上这身了,还当土匪干嘛?有钱赚,有权追的时候,谁还费什么劳什子跟张麻子搞他的公平?那确实“有点不轻松”,所以他们去追求轻松,坐着“马拉火车”离开了。恶霸与土匪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是钱与权。麻匪兄弟们既为了这些东西而去,难说他们是不是下一个马邦德,甚至下一个黄四郎。
电影从“马拉火车”开始,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又回到“马拉火车”了。张麻子除的了一辆火车,除不了所有的马拉火车。当他目送着火车远去的时候,他已是孤身一人了。“马拉火车”陷入一个死循环,岂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就能解决的?子弹还要飞多久?随着马拉的火车随着镜头渐渐开向远处,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