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西安一居民在某社区发现,有工作人员上班时用指纹膜替别人打卡考勤。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个放有不同人指纹膜的盒子,取出里面的指纹膜在打卡机上试验,全部显示出相应的名字。对此,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已启动调查程序,将根据相应制度处理相关责任人。(见12月28日《华商报》)
签到是为了约束和考核工作人员准时上下班,但现实中同事间互相代签现象难防难管,因此指纹、刷脸打卡等新技术手段被寄予厚望。如今看来,一个指纹膜就把这种看似完美的技术给破解了。
类似现象恐怕不是个别。比如有的单位采用手机打卡,但手机可以交给同事操作,甚至有人为此专门置备了“打卡手机”;有的单位采用刷脸打卡,但只考核“刷”的问题,刷完脸之后进不进门、到不到岗,无所谓。此外,在网上搜“刷脸签到”等关键词,会跳出很多“刷脸机考勤如何作弊”等信息。
此番事件令人惊讶之处在于,居然有社区把用于造假、作弊的指纹膜摆在明面上——这是该单位通行的明规则吗?相关负责人是否知晓?有没有干预?这样的打卡考勤,是做给谁看的?
涉事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打卡是单位内部事务。当真如此吗?对基层百姓来说,社区承担了不少事项的办理,其工作人员是否正常在岗,关系到这些事项能否顺利、及时办理,也关系基层百姓的诸多权益。社区工作复杂多样,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是在出外勤,但这完全可以说得清楚,大可不必采用这种造假的方式。如此明目张胆、多人使用指纹膜打卡,造成的影响也很恶劣。
一个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单位,即便没有指纹打卡、刷脸机,人们也会认真上班,踏实工作;而对一个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成风的单位,加码再多现代设备也未必能发挥作用。
值得追问的是,“假装打卡”是个别现象吗?某种角度上说,上上下下都对弄虚作假、形式主义无意识、见怪不怪,比考勤造假更可怕。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