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这种让你隐隐不安又无处可逃的技术已经随处可见。机场海关、学校宿舍楼、教学楼、健身房,马路上,商场入口处…...
人们用这项技术来识别哪些行人闯红灯过马路,哪些学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不守纪律,哪些员工今天按时打卡考勤。商家也在不遗余力地促使人们在镜头前留下脸庞的图像,在种种铺天盖地的宣传中,面部解锁、刷脸支付的便捷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网络上,关于人脸识别的新闻报道几乎每天都有。仅以本周为例:北京已建成12个智慧小区,人脸识别、服务APP成标配;北京高考启用智能试卷保密室,人脸识别全程留痕;山西人脸识别抓闯红灯,小孩照片未打码直接上大屏幕;郑州向“黑出租”say no!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精准定位,凭3岁照片找回失踪10年孩子……国内对这项技术的报道大多偏向于具体应用案例,多持积极态度。
纵观这些国内报道,在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详细介绍之下,背后多少有一点技术崇拜的影子。然而,对技术的鼓吹和对它的恐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欧美媒体的报道中则体现出西方社会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在本月有了很大逆转。5月,美国旧金山市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出了禁令,禁止该技术在政府机关和执法机关中使用,从而成为全球首个对人脸识别技术发出禁令的城市。而实际上,不单单只有旧金山一个城市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滥用。近期,加州奥克兰市正在考虑出台与旧金山类似的法律。不仅如此,马萨诸塞州也在考虑在该州中禁止人脸识别软件,直到这项技术有所提高。
人们为什么会对人脸识别技术感到隐隐的恐惧?
从技术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人脸识别技术仍有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始于20 世纪,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目前看来,该技术应用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过度校正。因为误接受率和误拒绝率是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精准度的关键标准,而在该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两项失误率并不能完全降低为零。第二个是缺乏识别相关标准的设定。例如在人脸支付领域,便捷度提高,支付安全型维护成本提高,难度加大。第三个是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控制水平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例如,有不法分子研制出了一种模拟真脸识别的攻击手段, 这些足以对人脸识别造成威胁,进行不法犯罪活动。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人脸识别技术这种本质上“隐而不显”的技术特征让人们有本能的恐惧。
在《技术的追问》中,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指出,对于技术本质的认识不应简单地局限于“技术是手段和目的行为”这种简单的人类学规定,而应该深入地追问工具性与目的性的东西对人而言实质上意味着什么。海德格尔现代技术之思深刻揭示了技术对“人”“自然”所构造的统治框架及其蕴含的危险,成为非常重要的现代性批判思想。
麦克卢汉那句“媒介即人的延伸”( Media is an extension of Man) 已经为多数人熟知。那么,一个个24小时睁开眼睛的摄像头以及背后的人脸识别技术,它们是人的延伸吗?角落中的摄像头,本意是隐藏与记录,但却不可否认地牵动着我们还算敏锐而紧张的神经,这种“隐而不显”可能是给人们带来焦虑的原因之一。
以新兴的人脸识别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正无孔不入地侵袭到我们的生活中,绑定在我们的身体上,成为主体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面对新媒介的技术特征和未预料到的技术后果,应该像乐观的实用主义者那样继续推崇技术的乌托邦,还是追问技术的人本主义关怀?正如学者卡斯特所指出的,网络社会崛起的绝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伴随技术发展诞生的一个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和结构,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形塑的人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认识并重塑技术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值得深思。
主要参考文献: 沈广明.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之思[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5):18-24. 吴志远,杜骏飞.海德格尔技术哲学对新媒介研究的现实意义[J].当代传播,2016(06):78-80. 戴宇辰.“在媒介之世存有”:麦克卢汉与技术现象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10):82-96 127-128.
文章首发于传媒观察knowledge,头条传媒获授权转载
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