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考勤机>

考勤机打手印忘记打卡了怎么补打(考勤卡忘了打怎么补救)

考勤机打手印忘记打卡了怎么补打(考勤卡忘了打怎么补救)

更新时间:2021-12-13 04:28:57

【历史瞬间】

18户农民 秘密签约

“这样写,管不管?”“管!”

“管的话,那就按吧!”

屋外北风呼啸,伸手不见五指,屋内人影绰绰,一点如豆烛光。残破歪扭的木桌上,一张薄纸平平摊开,几行人名排列整齐。

墨色渐干,原本或蹲或站的庄稼汉们依次上前,将手指戳进红色印油,再深吸一口气,重重按在各自名字上。

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秘密签订契约,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于他们而言,这冒当时政策之大不韪的举动,无异于将身家性命系于一线。

令庄稼汉们没想到的是,原本只欲擦根火柴相互取暖,18枚“红手印”竟引发燎原之火,撞开了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按着18户村民红手印的契约书

包产到户

村民按下红手印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里,最受关注的就是40多年前18户村民按下分田到户红手印的照片。

当时,我国的人民公社制度已实行20多年,“大锅饭”的弊端显露无遗。1978年的安徽,夏粮减产。小岗村的农民,在此困境下,走到了“包产到户”这一条路上。

令人惊喜的是,包干制竟十分灵验。实行第一年,小岗村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不仅吃饱了肚子,还给国家和集体上缴了粮食,一举结束20多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

1982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1984年,党中央又连续下发一号文件,把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到了全国农村。

自此,人民公社制度被彻底打破,我国迈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改革开放的新进程。

倒多大霉也要这样搞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提起当年那场壮举,75岁的关友江面色凝重,陷入对往昔的回忆。40余年过去,这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仍清楚记得契约书上的每一个字。

坐牢、杀头……义无反顾的字样,勾勒出当时的严峻形势。将集体耕地分至各家,那就等于和政策对着干!

“可是穷啊,日子过不下去了!”关友江叹息,由于长期实行生产“大呼隆”(安徽话),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工分一个样,农民对种地失去了信心。1976年,小岗生产队全年人均口粮仅有230斤,人均收入32元。“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段凤阳花鼓唱词,正是过往窘境的真实写照。

“当年的小岗村,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说起当年那段历史,大包干纪念馆讲解员总会提到“三靠村”。

穷则思变。事实上,早在真正分地前一两年,“到底咋办”便成了小岗生产队日复一日探讨的主题。“只要聚到一起,总会聊到这个事儿上。”那时关友江的4个孩子都已出生,全家填饱肚子的压力很大。“不只是我,全村人都很绝望,觉得再这样就没法活了。”大伙儿商量来商量去,“分地”是唯一的办法,倒多大霉,也要这样搞!

一张薄纸是吃饱饭的希望

共识有了,将其落到契约上,则是当时的生产队会计严立学的父亲的提议。关友江记得,当时老人语重心长地对队长严俊昌说:俊啊,定是定了,你有没有想过,肉吃千口,罪落一人?分地这个事儿,无凭无据可不行,大家既然都同意,就要签字画押。

朴实的农民看重承诺,副队长严宏昌在村里读书最多,大伙儿便推选他来起草契约,并于1978年12月的一天商定,每户出一位当家人,晚饭后去村民严立华家集合。

“其实我们住得都不远,严立华家稍稍偏僻一些,就想尽量掩人耳目。”当天关友江如约前往。

不多时,18位当家人尽数到齐。严宏昌开始书写契约,并向众人宣读。考虑到有人不会写字或写得不好,他将大家的名字也都写了上去。

烛火摇曳,人们静默着上前按下手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那薄薄的一张纸,承载着“吃饱饭”的希望,又是无法回头的“罪证”。很快手印按完,严宏昌将契约书小心叠好收在身上。

第二天, “分田到户”心照不宣地开始了。整个小岗生产队算上女人和孩子共115人,按人头平分了土地,关友江家6口人,分得近30亩。打那以后,家家户户都开始玩命地干活。关友江和妻子正值壮年,天天忙到半夜,早上甚至不等天亮就走。“累啊,但心里舒服,有盼头,憋着一股劲想把地种好!”

横下一条心绝不走老路

然而,极“左”路线仍然阻碍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关友江回忆,不到三个月,分田到户就“败露”了。1979年1月、4月,中央连发文件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队长严俊昌被叫去问话,回来后告诉大家,公社要求将土地并回去,否则返销粮不再发放,生产贷款也不给批了。“不给就不给”、“咱就这样干了”……大伙儿横下一条心,绝不走以往老路!

就在风口浪尖之际,小岗村得到了时任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的支持。他以极具担当的魄力,要求地委办公室起草一个电话通知:春耕大忙已开始,各种生产责任制,不论是什么形式,一律不要变动,到秋后看实际效果如何再定。如有什么问题,由地委负责。

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王郁昭的做法表示认可,并亲自来到小岗生产队,一家家听取百姓对“包干到户”的看法。以非凡的政治胆识,为“大包干”上了个“安徽户口”。

1979年风调雨顺,秋天,全队粮食总产达13.3万斤,等于以往四五年的产量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的18倍。

小岗创举被视作全国农村改革的先锋,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大包干从此有了全国的“户口”。

如今的小岗村绿意盎然

【记者手记】

契约书其实有21枚手印

初夏的小岗村,花团锦簇、绿意盎然。

村头,“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牌楼气势恢宏;改革大道两侧,农业产业园正建设得热火朝天;村里最核心的友谊大道旁,特产店、农家菜馆林立。两处4A级景点——大包干纪念馆与“当年农家”院落,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在大包干纪念馆,那份契约书的影像资料,成为观众竞相打卡的亮点。大家认真识别着契约书上的字迹,有的还轻声细数“红手印”的个数。

虽有一些错字,语句也并不十分通顺,但并不影响契约书的划时代意义。讲解员吴静介绍,目前,契约书的原件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实际上,总共有21个红手印。“起草人严宏昌为了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写了两次名字,按了两次。另外村里有两位单身汉外出逃荒,但也写上了他们的名字,由别人代按,理论上是不作数的。现场只有18个人,所以一直就说18枚红手印。”

距纪念馆不远处的“当年农家”院落,完整保留了上世纪70年代的茅草房。屋内签字室,则再现当年签订契约时的场景,令人身临其境。后排瓦房建于1985年,是农民富裕后盖起来的新房。整个“当年农家”院落与如今的小岗村新居形成鲜明对比,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