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办公设备>复印机>

复印机学徒有前途吗(复印机维修学徒前景)

复印机学徒有前途吗(复印机维修学徒前景)

更新时间:2021-12-12 07:30:40

在现代办公环境中,复印机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设备。

一般的,在单位使用复印机应当遵循先来后到原则,如果后来的同事文件比较急或者文件数量比较少的话,可以让同事先复印。

在单位一般不要复印私人的资料,这样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印象,还有可能让同事认为你是贪图小便宜的人。

在办公室如果碰到复印机无碳粉或者卡纸等情况,能自己解决的要及时解决。而不知道如何处理时,应请人帮忙。不要悄悄走掉,把问题留给下一个同事。因为悄悄走掉会让人觉得你不为别人着想,遇到困难和责任不敢承担。北京复印机出租

使用完毕后,不要忘记将原件拿走,否则容易丢失原稿,或走漏信息,给你自己带来不便。使用完后,要将复印机设定在节能待机状态。

复印机的发明者:这位发明家叫查切斯特·卡尔森。 卡尔森12岁时,个子长得又瘦又高。为了帮助父母养家糊口,他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干零活。14岁那年,他挑起了抚养双亲的重担,每天早早就得起床,上学前先去商店擦玻璃橱窗,下午还得去银行和报社打扫,每星期六要从早晨六点一直忙到晚上六点。他的父亲是一位流动理发师,由于关节炎和肺病而无法工作。母亲也患有肺病,长年卧床不起。他俩就生卡尔森一人。 生活上的重担压得卡尔森喘不过气来,许多小孩子处于这种压力下早就退学了。但是,卡尔森顶住了。当他念初中时除了看门的工作外,还在印刷厂当学徒。高中时他除了继续干擦洗玻璃窗、打扫地板等活计外,还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化学实验室工作。他先进入里弗赛德专科学校学习,然后又在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念书。他艰苦奋斗了5年,可是,他却欠了1400美元的债。 1930年,工作特别难找,卡尔森给82家公司写信要求工作,但是只有两家公司给他复函,还表示不能雇用他。最后,卡尔森总算在纽约一家电子公司的专利部门找到了一个固定的工作。在那儿复制文件和图表之类的麻烦事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手稿必须重新打印出来,图表得送到照相复印公司去复印,这既花钱又费时间。他心想如果在办公室里有一架机器,只要把原文本塞进这架机器里,一按电钮就可得到一模一样的复本,那该有多好呀!1935年,他开始着手研制这种机器。当时人们同现在一样,总认为没有设备完善、

规模巨大的实验室就不可能有重大发明。29岁的卡尔森,瘦瘦的个子,虽然两眼近视,却是个意志坚强、锲而不舍的人。他单枪匹马埋头干了三年,细心观察光怎样作用于物质和探索图像从一张纸传到另张纸上面的独特方法。星期六、星期天和每天晚上,纽约公共图书馆内都留下了他勤奋学习的身影,甚至在地铁里他也在思考问题。对他来说,时间永远不够用,因为他身负三副重担,白天他得努力工作来保住他的饭碗;夜晚去夜校读书,以便取得学位;百忙之中还要实现他的夙愿——研制复印机。通过理论上探索,他终于掌握了静电学。1937年,他正式提出申请,要求获得“静电摄影法”的专利权。卡尔森确信他已掌握了静电复印的基本概念,但是他还得把理论用于实际。他便把自己唯一的一间起居室的壁橱改成临时实验室,但结果证明它不能适应实验需要。因此,他在长岛的阿斯托里亚租了一小间简陋房子,在里面配备了实验用的物品。另外,他节衣缩食,用节省下的钱雇用了一位实验助手,帮他一起做实验。 1938年10月22日,在这间简陋的房间里,卡尔森用墨水在一块玻璃板上书写了“阿斯托里亚1938.10.22”几个字,又用一块布手帕在涂硫金属板上拭擦,使它带上电荷,然后隔着写有字的玻璃板,在泛光灯下将这块金属板爆光3秒钟,又在板上显示出来了。接着卡尔森又把一张蜡纸平压在涂硫的金属板上,纸上也复印出了相同的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静电复印,以后这种方法被命名为“静电印刷术”。然而,对卡尔森来说,以后几年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根据他的图纸设计生产的各种复印机总不能使他满意。他想方设法推广这种机器,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他发现人们对他的发明漠不关心。1939~1944年间,包括雷明顿·兰德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内的二十多家公司拒绝接受卡尔森的新产品。尽管美国全国发明者理事会看到复印机的需要,但却否定了卡尔森的制作法。 卡尔森仍不断地向四处发信,打电话,以加强他的专利权地位。1944年,他专程到了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向非盈利性工业研究机构巴特尔纪念学院表演了他的制作法,“巴特尔”表示同意从事复印机的发展工作,但要将收益的60%付给该学院。然而,制造商们对此仍毫无兴趣。其中有的人把卡尔森制作法称为“粗糙或玩具式器具”。 根据合同,“巴特尔”用于研究静电复印机付出的费用超过某个限度时,卡尔森就得多付15000美元。卡尔森取出自己的银行存款,好言劝其亲属慷慨解囊,帮助他凑足资金。不久,势头开始变了。纽约罗彻斯特的一家小公司开始为卡尔森作小笔推销。1947年4月,卡尔森收到了巴特尔公司汇出的第一张2500美元专利支票。但直到1950年,静电复印机才在市场上出售。此后又过了10年,该公司生产了914型书桌大小的复印机,人们只要一按电钮就可以在一般的纸张上得到干印复本。 当时,在市场上出售的复印机有好多种型号,其中有伊斯门柯达克公司的一种采用化合显影剂的复印机。

20世纪初,文件图纸的复印主要用蓝图法和重氮法。重氮法较蓝图法方便、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后来又出现了染料转印、银盐扩散转印和热敏复印等多种复印方式。

  1938年,美国的卡尔森将一块涂有硫磺的锌板用棉布在暗室中摩擦,使之带电,然后在上面覆盖以带有图像的透明原稿,曝光之后撒上石松粉末即显示出原稿图像。这是静电复印的原始方式。

  1950年,以硒作为光导体,用手工操作的第一台普通纸静电复印机问世;1959年又出现了性能更为完善的914型复印机。自此以后,复印机的研究和生产发展很快。静电复印已成为应用最广的复印方法。

  60年代开始了彩色复印的研究,所用方法基本上为三基色分解,另加黑色后成为四色复印。70年代后期,在第三次国际静电摄影会议上发表了用光电泳方法一次彩色成像的研究报告,这比以前所采用的方法又前进了一步。到了九十年代又出现了激光彩色复印机。

,